以生为本,启智深度学习
很久以前曾经读过日本教育家一本关于生本课堂的教学研究,历时已久,但仍记得推广很难,我也是一名讲授教育带出来的学生,虽然我不能否定教授课堂带给我的知识收获,但是回顾自己的学习历程,很多时候我觉得还是自身学习的自觉性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改变命运,读书就可以走向光明的年代,所以我们有向上的信念才有了十年寒窗苦读的勇气,但是新时代下的少年们,面对的是日新月异的信息轰炸,和各种斑斓的可视化刺激,如果我们的课堂一如既往,那是不可能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好奇心的,所以面对崭新的学生,我们也需要崭新的教学设计,以此来吸引孩子们的探索求知欲。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改革提出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教师只讲15-20分钟,记得那阶段的公开课就是形式各样的小组学习、讨论、展示,每一节课都可看到小组中的佼佼者们代替了老师,把分配到的教学任务像老师一样的扮演、教授或者提问,但是最后我们会发现真正参与进来的学生只是一部分,很多孩子被淹没在别人的优秀中,变成了一个学习的旁观者,我们的课堂对话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同样的生本课堂必须让所有孩子动起来,有事可做,有问必答,有所获取。
很特别的就是暑假共读感受到麻吉星提出的一些新设想,特别是在课堂模式、教学设计这一块,第4讲中提到的“改变顺序,翻转理念”让我有章可循,虽然不一定所有的设计都可以如此操作,但是它确实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方向。我们理科一般对于探究性学习过程是:提出问题-建立猜想-设计实验-观察记录-得出结论,比如化学课堂中最经典的就是《质量守恒定律》,我们都是通过课堂的标配实验演示得出结论,然后用结论来解决问题和解释现象的,但是基于学生的现有知识(物理中的能力守恒)和生活常识(地球总量不变),基本上学生都能接受质量守恒的理念,所以我们可以向王教授提出的一样,先把问题抛出,逆向解释不符合质量守恒的客观事实,我们可以做成不同的“任务包”(实验不符、生活中的不符、客观现象不符等等),再用重新分组的方法,根据几个人兴趣选择不同的任务包来完成本节课的探究。
所有的改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适合改变,但是我们必须用心去发现,适合改变的切入点,不经意的灵光一现可能会带我们走进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