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晚上4点钟睡觉,周一中午十二点,躺在床上接到公司负责人的电话,瞬间出了一身冷汗。
连续一周睡觉时间都在4、5点,总感觉自己会猝死。
去推拿的时候,我说自己失眠好几天了,师傅说,年纪轻轻不要想太多,失眠太久容易神经衰弱。
1
想太多是通病啊。这世界灯红酒绿的,想要的东西太多,欲望太多,很多广告啊,励志公益片啊,总给人一种很容易成功的感觉。
只要愿意付出,愿意吃苦,就会有收获,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是种错觉。
身经百战的社会人往往会发现,付出再多也得不到想要的,然后开始焦虑,自问:是我付出的不够多,不能吃苦,还是我的方向不对,是不是应该换个方向努力,这个工作是不是不适合我,要不要换个公司?
哪儿来那么多为什么和是不是。成功永远是种稀缺资源,如果人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得到,那就不是稀缺资源了。
这个社会很美好,让人能看到很多种人生,可以选择的路很多,只要有勇气,随时都可以调整方向再次出发,但是终点和目的地的距离,从来没变过。
该经历的,换个行业一样会经历,得不到的,换个方向,一样得不到。
以前,想做记者,想做观察社会的眼睛,思考事件背后的伦理、社会文化、制度问题,想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希望自己的报道能得到认可,能引发观众的思考。
可现实就是,新媒体挑动人情绪的文章更容易引发爆点和思考,习惯碎片化、情绪化消费文娱产品的受众,不乐意再看各种大块头的报道了,对文章最大的要求是共鸣,是你帮助我表达,而不是向我表达你的思想。
社会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而我们的思想始终在寻求同类,寻求认可。
2
观众不喜欢看,但是深度报道能提高媒体的社会影响力,这些媒体总会喜欢吧。
不。深度报道总能戳中社会的痛点,往往还是难以解决的痛点和困境。比如前几年常有媒体报道失独老人的现状,职业女性生孩子、养孩子耽误事业发展,企业高层清一色男性。
不同行业的收入相差巨大,不同阶级的生活相差巨大,我一个朋友甚至说出了:平民就只生一个,精英阶层使劲儿生,拉高社会生育率。
曾经有深度报道《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关心出租车师傅的命运,揭露行业利益链。
你会突然发现,已经很久没看到类似的报道了,因为这些困境没人能解决,没人能去改变他们的命运。
既然解决不了,就干脆不去看,闭目掩耳求个清静。
社会敏感问题不好说,要自保,报纸杂志社电视台这种较为传统的媒体干脆选择不说,每天能说的事情那么多,何必盯着这块儿不放。
甚至出现一种新的深度报道形式,如《苏州千万元微商假药案》一般。先解决问题,抓到坏人,再报道。
以前的深度调查是先于官方的,在制度改变之前、事件爆发之前发声,推动制度改革,推动问题解决,现在的报道是落后于制度的。制度先改,案子先破,再来歌功颂德。
顺序错了,就是不给人留面子了。
3
微信公众号可没人去管,抓住社会痛点,抓住传统媒体在多块领域的失语,自媒体发力炮制一篇又一篇的爆款。
如:《疫苗之王》
玩文字的人都知道,同样一件事情,换个语气说出来,完全是不一样的感觉。传统媒体写文多少会有点顾忌,讲究尺度,自媒体没这种忌讳。
7月15日财新网已发文《长春企业狂犬病疫苗生产信息造假药监局责令停产》,在整理网上现有信息、药监局公告之后,7月21日《疫苗之王》上线。
新媒体的碗,装着二手的新闻资讯,点爆社会舆论。
传统新闻人采集第一手信息,历经艰苦完成一篇深度报道的传统,几乎消失殆尽,这个浮躁的社会,容得下很多东西,也容不下很多东西。
辛苦采访的第一手消息比不上新媒体的信息整合+大众情绪挑逗,不得不说是对传统媒体的极大讽刺。
4
如果每一篇爆文都如《疫苗之王》一般,能点燃人们对社会事件的关注,促进事件变好,不失为一个好的现象。事实是,大部分文章点燃的情绪,是焦虑,是不甘心和不满足。
如《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这些挑逗人情绪的文章,反过来加大了社会的焦虑,随时处于一种被社会抛弃的危机感中,不努力、不拼搏,就要回到三四线小城市去过一眼能望到头的生活——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这种生活不亚于酷刑。
尤其是部分从三四线小城市出来的青年。
没人喜欢每次看文章都认识到自己的失败,这种文章写多了,读者会取关啊。
怎么办呢?不如在结尾加几句鸡汤吧,告诉读者:在这个焦虑的时代,只要努力向前跑,就能有收获。
是自欺还是欺人,是安慰还是麻痹,个人有个人的看法。
—end—
写了这么多,发现自己又在焦虑了。
我很清楚自己焦不焦虑,因为我这几天又想学英语了。每当我想学英语时,必然是无路可走的时候。
我不喜欢英语,但是英语学好了也是一条出路,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去谋生,去赚钱,除了生存的焦虑,还能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