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妞儿六岁的时候,我突然间觉得她长大了,褪去了小时候的样子,变成了一个大姑娘。
可是,六岁左右,似乎是一个棘手的年龄,忽然间她变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孩子,速度之快让我一度怀疑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她的情绪变得很波动,一点不如意就发脾气,火爆的发脾气,仿佛全世界她最委屈。
她开始动不动就哭。有些根本不起眼的小事甚至是一句话都能让她眼泪泛滥。
她每天都很磨蹭,吃饭,刷牙,睡觉,洗澡,上学,十次有九次都不是痛痛快快的完成。
她变得接受不了失败,玩什么都想赢。
她变得很娇气,受一点点伤或弄疼一点点就哭的不行。
......
种种表现,有时候会让人有挫败感,想试图把她从这不堪的境地中“拯救”出来,徒劳无功时甚至会怀疑哪里出了问题。
这六岁孩子是怎么了?
6岁,暴风骤雨的第二叛逆期
我按照在上篇文章(在养娃这件事情上,我就是一个loser)中的计划去制定养娃规划图的时候却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为了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我开始读「你的6岁孩子」这本书。
在读的过程中,我看到了我家孩子身上出现的很多很多的行为都与书中的研究相似。
原来那些我们心心念念让6岁孩子改掉的缺点,那些天天把我们气疯的行为,原来是这个年龄段就该有的样子啊。
读了前两章,我就迫不及待的想来分享,希望像我家一样有时吼的面目狰狞的父母们早点改变策略,放过自己,放过孩子,让剑拔弩张的亲子关系有所缓和,回到它该有的样子。
你的六岁孩子可能是这样子的。
六岁的孩子是个小小的矛盾体,爱走两个极端;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相比五岁很多行为明显恶化;成为家里乌烟瘴气的小烦恼。
六岁的孩子慢慢走向独立,一方面他喜爱妈妈、需要妈妈,离不开妈妈;另一方面,他又渴望能够独立,因此常常又会推开妈妈,搞得不管是自己还是妈妈的日子都十分挣扎。
比如,她想要当第一,想要当最好,想要得到最多,想要胜过一切,情绪波动强烈。
比如,她变成了一个爱哭的孩子。会因为做功课而哭,会因为不想上学而哭,也会因为不知道穿哪件衣服而哭。
比如,她开始吃饭变得磨蹭,而且弄得满桌子乱七八糟。
比如,她在学校里对老师言听计从,是个乖乖学生,在家里则完全相反。
……
如何面对我们六岁的孩子
在与这个强横刁蛮和异常情绪化的“小炸弹”相处时,除了我们给予更多的耐心和宽容,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来化解彼此之间的矛盾。
下面的这些管教技巧不一定会对你家的孩子有效,但很多情况下的确能帮你不少忙。
想要从六岁孩子的身上找出什么值得夸奖的事情来,实在是不容易,不过,请你一定要尽力去找。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哪怕孩子十分胡搅蛮缠、蛮横无理,但你的几句溢美之词确实常常能够创造奇迹。
很多六岁的孩子都会用“我不干”来直接拒绝你的任何要求。
别把这句抗拒放在心上,也别跟孩子正面冲突,你可以试着这么回答:“我想你可能需要我给你三次机会。”
让孩子发觉他不但可以明目张胆地抗拒你,而且还可以有机会避免立即跟你开战,这会让他明显放松下来。
通常来说,我们的六岁孩子会在用掉他最后一次机会之时,顺从你的要求。
数数的效果跟“给机会”不相上下。
如果你想让你家六岁孩子做一件什么事情,而人家却像个小木头桩子一样动不动,你怎么办?
你可以平和地、很有信心地说:“我来数到十,看看你能不能开始了。”(当然,你愿意数到几都可以。)
这么做等于给了孩子一点时间来收敛心神。如果你发现孩子还在继续拖延,不肯顺从,你不妨数得更慢一些,多给孩子一些时间。
还有一个类似的做法,孩子认识时间了以后,你可以在挂钟上做记号,告诉孩子:“等大针指到顶上这里的时候,你就该收拾玩具了。”
这样,不需要让孩子立即停下玩耍来服从命令,你得提前给他预告,给他时间接受你的要求。
不要跟孩子以硬碰硬。与其直接跟孩子的挑衅行为针尖对麦芒,你不如干脆转换主题或者环境。
许多六岁的孩子都会竭尽挑衅之能事:“我不干!” 但是,当他们发觉战火并不会燃烧起来的时候,反而会松一口气。
除非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请你尽量间接地给孩子指令,这反而会减少你很多麻烦,节省你很多时间。
偶尔用一下,效果会相当不错。
举个例子,一个特别爱吃棒棒糖小女孩,没完没了地缠着她妈妈索要,搞得她妈妈精疲力尽。
终于,妈妈跟小姑娘提出了条件,跟她讨价还价:如果小姑娘真能尽力克制自己,不去招惹她哥哥,那么她可以每天吃一根棒棒糖。
果然,从那以后,为了得到每天一根的棒棒糖,小姑娘的行为收敛了很多。
虽然这招有些软弱无能,但是,它的成功率很高,往往能解救双方于战火之中,从而彼此都大松一口气。
有些时候,你会注意到自己的一些指示、命令和规矩等其实并非是什么要紧事。
假如你发现孩子对你的要求非常抗拒,你可以让自己先缓几口气,再好好想一想,然后对孩子说:“呃,好吧,你不做也没什么关系。”
也就是把孩子从“战斗”中拽出来,让他单独“凉快”一下;或者你们俩都各自退避三舍。这一招有时候相当管用。
漠视也可以是六岁孩子父母手上的王牌之一。
面对孩子的各种淘气行为,视而不见可以是父母能够采取的最有效的行动之一。
只要不是特别危险的、不出面干涉不行的事情,针对一些虽然十分惹你讨厌、但是并不会造成多大伤害或损失的“坏行为”,请你全当根本没看见。
没错,这类讨厌的行为的确值得打屁股,可是,你打了他也不会对六岁孩子的特有行为带来多大影响,所以,越少打屁股越好。
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在什么情况下孩子最容易出现最糟糕的行为。
一旦你注意到了这些,那么,请有意避开一定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这会常常能帮助你们免于“陷入雷区”。
比如,六岁孩子在一定的场合下常常出现的恼人行为:“人来疯”,也就是大声吵闹、尽出洋相,而且你怎么说他都不听。
他想要成为整个聚会的焦点,而且这种欲念很难克制;他要把球扔到你的脸上,过来踩你的脚,爬到你身上,坐到你腿上;他频频上前打断你们的任何对话,想要当你们的“会谈主持人”;他不断想炫耀各种他上蹿下跳的运动健将的本事。
如果有人要来你家做客,那么你可以建议你的客人这么做:
1.给孩子带个礼物来;
2.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出出风头,比如把球扔到人的脸上、打个倒立、来几个特技等;
3.让孩子带着客人去参观他的小房间,参观他的玩具。
这些举措越早出手效果越好,尤其是当客人刚刚进门,孩子的行为相对没那么过分的时候就这么做,那么事情要比等孩子的“人来疯”越来越过分之后,把他拎出客厅去惩罚一顿要远远好得多。
此外,对于孩子的日常作息出现的一些棘手的情况,也有一些相应的对策。
用餐。
吃饭的时候,孩子经常动个不停,惹出不少事情来。
解决办法可以让孩子紧挨着妈妈坐,而且尽可能地远离爸爸。这样,妈妈可以在孩子需要的时候不动声色地出手相助,例如,在杯子被撞倒之前伸手扶住。
在每次给孩子添饭添菜的时候,少装一点,吃完了再添,这会比给孩子装上满满一大盘,然后期待他全都吃完要好很多。
你要知道,有些孩子的胃口就是特别小。做饭做菜的时候,你要尽量地做些孩子可以用手抓来吃的东西。
孩子在餐桌上的“粗鲁”行为,你能不管就别管。等过一年再来讲究餐桌礼仪也不迟,而且到那时候你一定会事半功倍。
晚上睡觉。
睡觉的时候,大多数孩子都很顺利了,但是仍然会有某些家庭为此苦恼。
办法之一,是妈妈预先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把晚上的时间腾出来,放放松松地陪孩子聊聊天,比如聊聊白天的事情,或是随便一些大家都喜欢的话题。
着装。
对于女孩来说,挑选早上穿的衣服时间麻烦事。
你可以从衣橱里只拿出两件衣服让她选,有效缩小麻烦的广度,如果没有选择的余地,就直接拿出一件,告诉她“就这件”。
另外,有的女孩子早上起来梳头发也是一个问题。
假若你家孩子的头皮对疼痛似乎格外敏感,每次你帮她梳头发的时候都弄得人家以为你在杀小猪。如果你能说服孩子同意帮她理个短发,就留短发吧,这会使得你俩都能因此而少生很多气。
情绪控制。
一旦出现最糟糕的状况,孩子撒泼到了你的忍耐极限,请你直接把他抱起来,拎回到他自己的小屋里,让他冷静下来。
如果情况没有这么糟糕,他的宣泄并不怎么野蛮,那么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你尽量别去搭理他,越假装看不见越好。
看电视。
你可以要求他必须达成了你的某些要求之后,才可以去看他喜欢的电视节目;
你也可以告诉他在某个特别的节目开始之前,他的表现必须足够“好”,到时候才可以打开电视观看。
而且限制观看时间,比如我家大妞一般限制在20分钟。
道德问题。
一旦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情,如果你去指责他的不是,那么大多数情况下他很可能矢口否认。
比如,他打碎了你心爱的花瓶,即使你很清楚是他干的,也请你千万不要去问他是不是他干的,因为他十有八九会拒不认罪,哪怕他的膝盖正跪在碎玻璃上。
如果你一定想要确认到底是不是他干的,你可以绕着弯子问他:“那花瓶放在那么高的架子上,你是怎么够到它的?”
这时候,他反而很可能解释给你听,他如何推了一张椅子过去,爬到椅子上面,如何如何。
这烫手的日子也就集中在六岁到六岁半的时候,值得高兴的是,到了六岁半到七岁之间,孩子又进入了一个和顺气,开始美丽绽放的时刻。
对付六岁的孩子,爸爸妈妈们的最佳王牌,就是请对我们可怜的小家伙宽容一些,再宽容一些!
做父母不容易,做一个六岁小孩也不容易。
参考资料:你的6岁孩子这本书
- END-
关于你的N岁孩子这套书
是由美国著名的“格塞尔儿童发展研究所”的一群儿童研究专家,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经过四十多年的严谨而系统的跟踪,针对数千名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所做的详细观察和了解,而总结出来的系统研究成果!不但很有深度,而且很有广度。
研读这一套书,不但能让你预先了解你的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可能出现哪些让你十分向往的,以及让你十分头疼的行为表现,从而让你有了合理的心理预期和心理准备,面对困境时能够更加从容,而不至于惊慌失措、烦恼不堪;
而且,这套书还能让你明白孩子的许多“坏”行为不但是短暂的阶段性的行为,其实也是合理的、孩子气的正常行为,从而能让你放下许多不必要的焦虑不安和心理包袱。
故此,不但你的日子能过得更舒坦,孩子也能活得更率真、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