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理性人是经济学假设的一个概念。即,人们所做的选择存在收益最大化的倾向,以极小的成本,追逐最大的收益。我们把这种选择倾向,定义为是理性的。
然而,现实是人们所作的选择和判断,都是取决于所掌握的信息范围而做的选择。在所有信息的的判断和评估中,人不可避遍地都会带有情感因素。
例如,如果遵从理性,那么人们应该选择最佳的生育年龄结婚,应该选择只吃对身体最有益的食物;应该选择学习最具前景的专业学习,而不是自己喜欢的。在做这些看似理性的选择时,都存在着人的情感和喜好偏见。
细数那些看似理性,实则非理性的心理现象:
1、“我就是知道”——迷之直觉。
很多时候,人们在对一件事情做判断时,会产生一种“我就是知道”的直觉。
直觉不是理性的选择,甚至都算不上是思考的结果。“我就是知道”这类状态由无意识的大脑机能产生,这种机能的形成是由过去的认知形成的自然反馈。
我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除非所受的教育能使我们具有敏锐的意识,否则这些先入之见就会强烈影响到整个感知过程(国内的教育方向还是以人才选拔为主的,培养意识还尚待提升)。
这种直觉的反馈,在某种程度上节省了思考的时间,使决策更加的快速;但是如果一味地相信直觉的态度,便会抵触反直觉的思考。而这种“直觉”往往会造成无法挽回的错误。
2、信念的执著
信念的本质是人对某种观点形成的一种心理定势。
人们对一个信念认同程度越高,就越难被反驳,就算是面对无可辩驳的与信念相反的证据都无济于事。这种无意识的、对一切与自身信念相悖的观点抵触,几乎伴随着人的一生。
信念的形成,跟直觉一样;都是来源于人对外界认知的不断地重复刺激,逐渐加深;这种重复形成的认知,随着时间的延长便会形成固定的认知偏见。
当前的认知或许可以应对当前的状况,然而环境的发展却是不断变化的,固定的认知偏见就会阻碍新信息的获取。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赖以生存的经验会失效,创新为什么大都来自于外部和年轻群体的原因。(详情请看往期文章:你所赖以生存的经验,正在一步步的会掉你)
此外,增加认知的信息后,也非常容易陷入概率估计的误区。即人们忽视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别人并不具备,此时知识带来的是祸而不是福——“知识的祸因”
3、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从生理的角度来说,人作为旁观者时,因为大脑有从容的处理时间,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大多数局中的大体脉络以及那些浅薄狭隘、含糊其辞的信息;此外,旁观者对信息可以客观的评判,不存在局中人受感情影响的因素;因此,判断可以做的很理性客观。
但是当人变成当局者时,局中人会一边判断信息、一边控制情感。比如,情感引起的谈话的速度变快,反映迅速敏捷,眼光变得浅短,只能关注眼前利益等现状。所以,往往很难有更全面的判断意识,此外,情绪也会阻碍全面认知意识的形成。
有趣的是,人们一般由旁观者转变成当局者时,人们并不会因为立场的转变而意识到自我理性的缺失,仍然会对自己的选择,迷之自信。(尽管在旁观者看来是非理智的)
4、无法知道自己不知道
人们无法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事物,这是人思维的特点。
对于无知,最好的方法是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受新刺激,减少无知感。(即,减少生活范围内所能接触的、让自己感到无知的信息)
不过,增加认知的信息后,却会产生另一个无意识的思维现状,容易陷入自我偏见。自然而然地会忽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别人并不一定拥有的情况。
在自认为理性的表达和沟通时,对对方无法理解自己感到无所适从(自己认为很简单,对方却无法理解)。此时知识带来的是祸而不是福,这种现象也被称之为“知识的祸因”。
5、感性是无法规避的思维
著名心理学家勒杜认为:我们的情感有它们自己的思维,可以持有完全独立于理性思维之外的观点。
一般来说,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之间有一种平衡,感性思维注入理性思维并影响理性思维的工作,理性思维提炼感性思维,有时也会把感性思维的输入拒之门外。
人们做决策时,通常会认为自己表现的很理性,觉得自己已经把事情想得很清楚了。然而,在做重大决定时,例如和谁结婚、住在哪里、从事哪一种职业,选择哪一所大学,思维就不能极其妥善地处理这种复杂性了。
当人们试图理性地分析潜在的选择时,潜意识和情感思维会占据上风,潜意识会为我们做出决定(这个过程是无法客观意识到的),而意识则负责编织一些理由,让那些理由听上去合情合理。
另一方面,我们能理智地思考其他人所做的决定。我们之所以能做到这点,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别人潜意识有什么需求、童年时代有什么幻想,从而无需满足需求和幻想。因此可以排除情感因素,保持客观的理性。
6、决策信息延长,信息失真
做决策是,如果在问题和答案之间出现长时间的延误,就会让思维失去刻意的感觉。(行为归因时间过长,信息对大脑的刺激会渐渐消退,就会出现行为信息失真)
简单地说,就是因为时间的延长,会使大脑不断地对问题答案进行补充和怀疑(特别是那些被认为很重要的决策过程),带来永无尽头的信息搜索、评估和判断行为,导致思考问题得到的最初答案失真,使理性决策偏离最佳结果。
时间的延长,付出的精力自然就会增加,越能消除决策过程的焦虑感。例如,在考试的时候,经常会因为重复检查,把原先正确的答案,改成错误的。但是,不可否认,修改的过程中,人是会感到愉悦的。正是这种愉悦,悄悄地将理性淹没。
7、记忆重构现象
人们存在将现存信息去填补回忆某种经历时所出现的遗漏的后果的现象。人的记忆在生理上并不是永远稳定的。随着记忆的消退,记忆是会自动调整和改变的;这就是为什么人在过了一段长时间后,记忆的东西会出现错误的现象。
人的记忆的消退,一般从细节开始,再到主信息。比如说我们可以记得上个月某个晚上聚餐都有哪些人参加,但是却不知道具体的时间,上菜的顺序等。
记忆如果再次受到提问,会被措辞的暗示,产生重构现象。(如果记忆不是那么牢固的话)
后记:
人们需要质疑自己的感觉,最基本的做法就是从质疑“我知道”这句话开始。(认知自我偏见的基本做法)
但是,凡事还得看使用的场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判断,如果是时刻都在怀疑自己的认知存在偏见,那决策方式会变得很低效,不仅要顾及很多,也会因为认知的偏见,而使理性的决策失真。
因此,认知偏见和批判性思考,过份了,就会变得不自信。(因为时常会觉得自己是错误的,人越学习越无知、越谦卑就是这样)
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有限的认知范围内,接收自己的认知偏见;勇敢地选择在认知偏见内的选择方案,并树立相应的信心去实施,而不应该畏首畏尾。
认知偏见是一种学习和判断的方式,但不能成为影响信心,阻碍执行力的方式。
摆脱思维非理性的解决方法只有一点,那就是在选择和判断的时候,跳出直觉,跳出认知的偏见。之前分享过,如何保持理性,摆脱偏见的文章,详情可见: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
知识最重要的产物就是无知!
知识最重要的产物就是无知!
知识最重要的产物就是无知!
End.
如果觉得不错,记得点个赞支持下喔!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