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向东,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擅长:公司治理、战略管理、管理经济学等课程。专栏更新时间:每天6:40。
本次梳理内容:2017年6月19-25日,第6讲至第10讲,人的认知及行为
人是一切管理工作的中心
几个心理学实验和理论依据
霍桑实验发现:人,是决定效率的重要因素,人应该成为一切管理工作的中心
管理的本质是管人,我们需要了解人性和人的行为,了解真实世界的人是怎么样的,他们是怎样进行思考和判断的。
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梅奥教授在霍桑工厂进行实验,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着非常复杂的人际关系,存在很多非正式的组织(人以类聚形成各种利益集团或小团伙,如老乡同学),非正式组织的核心人物往往比正式组织的领导更有影响力,在这种人际关系的背景下,非正式组织的共同利益才是决定生产效率的核心,而不是每个人的能力和组织事先定下的目标。
同时,霍桑实验还发现员工的情绪会被带入到工作过程中,影响工作效率。
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地位,并且提醒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要注意人的因素,这对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梅奥根据霍桑实验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其同事罗里斯伯格,在管理与员工一书中,提出了“群体、影响力、社会地位、非正式沟通”等一系列概念,为西方管理科学和管理工作指出了新的方向。
活学活用:认识非正式组织和人性,塑造环境,促进管理提升
自以为是,羡慕、嫉妒、恨是人类普遍的情感和心理。要有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善于洞悉人性,了解团队成员和员工的诉求,争取同伴和员工的支持;
要善于团结和利用非正式组织的核心成员;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有正向作用,也有负面影响,要学会辨别和引导。
要有了解小道消息的来源,要善于发现和疏导员工的负面情绪,防止职场霸凌;负面情绪可能会通过一个看不见的渠道快速传染,影响整个组织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延伸阅读:管理与员工,陈春花的激活个体_互联时代组织管理新范式。
认知不协调是人的固有局限
有认知不一定有行为(知易行难);但改变行为常常可以促进人的认知改变(屁股决定脑袋,越干越好)。
人的内心活动相当复杂。现实中的人并不是理性的,有着天然的局限性。如对人有亲疏远近之别,有第一印象之感,有一见钟情之缘。
好的管理者应该学点儿心理学,心理学就是研究人性及其复杂性的一门学问,心理学发展至今,细分了如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分支,并融入很多管理学领域,如营销行为学,行为经济学等。
活学活用:利用认知不协调,可以影响和改变他人,创造好的环境
管理自己的外部形象和给人的第一印象,按照自己期望的样子,去经营自己。
面试的最优策略是:投其所好,巧妙包装,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一是研究这个组织的文化和当下最受欢迎的人,看哪些品质是你所具有的;二是研究组织领导最近的讲话及倡导的价值观,分析哪些是你身上所具备的;三是包装自我介绍的内容,先讲自己的价值观,然后再强调自己的能力,让面试官意识到你跟他和组织之间有共同的爱好,形成共鸣。
改变一个人不仅要考虑怎么改变他的观念,也可以考虑先改变他的行为。如教育孩子,言传身教。
想要影响他人,让别人喜好某件事,不妨先引导他去做这件事,等他做完以后,他就会自己找理由说服自己做这件事是最符合自己利益的。
延伸阅读:丹.艾瑞利,谁说人是理性的。
防止阈下诱惑警惕隐形广告
阈下意识(阈下知觉)指低于阈限的刺激所引起的行为反应。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引起感受,那种刚刚引起感受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低于绝对阈限的刺激,虽我们感觉不到,但却能引起一定的生理效应。
商家曾利用人的阈下意识对人行为和心理的影响,进行营销策划,多卖产品。要学会识别商场上的圈套。
如,看电影时,有商家用闪烁的光亮和画面之间的空隙做隐形广告,每5秒钟放一个3毫秒的广告词儿:吃爆米花 喝口可乐,刺激了可乐和爆米花的销售。
1999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还专门通过一条法律禁止播放闪烁式的广告。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时,布什评论戈尔的医疗改革方案,凡涉及方案,电视广告会闪烁“胡说八道”,被发现后停播。
受到外部刺激,在特定情境中产生特定的意识,再到产生行为、形成记忆的整个过程是复杂的,目前脑科学还没发现完全破解认知链条,有很多心理现象无法解释,我们自己都不了解的东西,就算被人家利用了,我们都不知道。
是否冒险是受冲动基因影响
D4基因,也叫新鲜感基因,可影响多巴胺的分泌和人体兴奋度的平衡点
是否爱冒险与人的基因有关,如果你想办企业,首先得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哪一类人,因为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问题,做法会不同。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人的性格是由自身经历和周围环境决定的。然而,最新的科学证据表明,有些人敢冒风险,追求新奇,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身上的遗传基因与众不同。
1996年初,由以色列和美国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各自单独发表声明:他们已经发现人的第11号染色体上有一种叫D4DR的遗传基因,对人的性格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这是人类首次把一些人的性格特征与一个具体的基因明确地联系在一起。
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用基因来解释和治疗遗传疾病,却不能用基因来解释和判定人的性格和气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最终将能精密地绘出像身高、体重、情感、性格等人体特征的遗传基因图,并能运用生物和医学的手段来控制人的感情,重塑人的性格,改变人的行为。
从心理学上讲,冒险精神和容易兴奋是受D4DR基因影响的,其基因相对较冷漠和沉默的人结构更长。
人的很多性格特质是和基因有关的,在做管理决策和生活决策的时候,需要考虑怎样让本能发挥作用,或者抑制本能的作用。
管理自己强化理性防紧张
表观遗传学通过对同卵双胞胎的研究,认为在基因和母亲怀孕期间胚胎环境相同的同卵双胞胎之间,因生长环境不同,随年龄变化,遗传差异会越来越大,说明后天的力量和理性的力量是强大的,通过刻意练习可以在人的行为管理上大有作为。
表观遗传变异(epigenetic variation)是指在基因的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功能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并最终导致了表型的变化。
它并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核内遗传,由此认为,基因组含有两类遗传信息,一类是传统意义上的遗传信息,即DNA 序列所提供的遗传信息;另一类是表观遗传学信息,它提供了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去应用遗传信息的指令。
表观遗传(epigenetics),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这样的改变是细胞内除了遗传信息以外的其他可遗传物质发生的改变,且这种改变在发育和细胞增殖过程中能稳定传递。
在表观遗传中,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由于DNA甲基化与人类发育和肿瘤疾病的密切关系,特别是CpG岛甲基化所致抑癌基因转录失活问题,DNA甲基化已经成为表观遗传学和表观基因组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随着基因科学和脑科学的发展,人们能更深入的了解自己,但是,人类还无法得知,基因决定多少,基因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变化,基因和环境在决定我们行为的时候,又各自发挥什么作用。所以,在这个时候,价值观就要发挥大作用。
活学活用:自我管理是有效管理的基础,要关注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发展和研究成果,利用其成果和管理智慧提升元认知,要相信理性的力量。
如何缓解紧张的情绪?
一是改变情境或意识。转移注意力或用另外的情感注入来改变意识,控制去甲肾上腺的过度分泌。如,深呼吸,凝视一个点。
二是调整预期目标,检查所设定的目标是否合适,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调整,确保处于学习区,而不是恐慌区。
三是检查准备是否充分;充分准备,则胸有成竹,充满信心;准备不足,尽量弥补,或听天由命, 放松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