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遇见暖,就有了雨; 春遇见冬,有了岁月; 天遇见地,有了永恒; 人遇见人,有了生命。
开始看一期节目之前,我在别人的文章里看到它,开始看第一期节目之前,我自认为已经准备好与情怀碰面,然而,遇见的那一刹那,我的心灵还是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有人说,《见字如面》是真正意义上的良心节目,我没有看过,但是《朗读者》已经让我感受到了情怀者们的发力。短短几天之内,《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几档文化综艺的相继走红,我们可以清晰地预见到,中国的综艺或许开始变天了。观众们曾经对着各种真人秀捧腹大笑派遣内心的寂寞,当这样的手段不再能够有效的安慰他们那一缕被社会扰的纷乱劳累的空虚的灵魂之后,国人,终究还是要在文学里找到寄托。
当这些具有科教意义的内容开始搬上荧幕,莫不是因为那一批文字工作者已经开始感到国民的观念渐渐扭曲、中国的传统文化渐渐被丢弃在校园里,一毕业就成文盲的现象还少见吗?然而,就算是校园,对于文化也开始逐渐变得不走心起来。今天读了一篇文章,是关于一位八年级的语文教师吐槽语文课本的,如果作者真的是一名教师且她提出来的问题都是真实存在的,那么,教育恐怕也是渐渐迷失了方向,太过敷衍,祖国的花朵儿们要如何在不走心的教育里走心的传承中国文化呢?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当今中国发展的顶梁柱们确实在兢兢业业地扮演着顶梁柱的角色,金钱至上的观念以及日渐迷失的道德。读书被视作浪费时间,而宁愿花上更多的时间研究一下怎么写段子能够上热搜或是其他。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直播行业,若是你觉得这份工作没有什么意义完全靠脸吃饭可能还会遭到反驳,以每天工作多少个小时多么辛苦挣得是血汗钱之类的说辞,甚至讽刺你没颜值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这不是很常见嘛!固然不是所有直播都是无意义的周瑜打黄盖,然却有相当一部分是这个样子,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反映着年轻一代金钱至上观念的行业。
说实话,从《朗读者》第一期走出来的主持人及嘉宾们身上,你完全能够看到书卷气沉淀在一个人身上的那种气质的淋漓尽致的体现,形体可能加分,但是由内至外所发散出来的个人魅力以及谈吐、书香气是完完全全的就摆在观众面前的,看《朗读者》会觉得很美,这个舞台的布景一点都不美,但就是能够让人感觉到他们的交流、他们的表达、他们的体态、他们的朗读都很美,这才是中国几千年文化流传至今应该有的样子。
很惭愧,我没有,说实话,我很羡慕。
董卿在《诗词大会》因为观众们从未看见过的才华火了一把,在《朗读者》里面,我一样觉得她很迷人,她的举止像第一夫人彭麻麻一样优雅,同时也表现出一个才女应有的样子,引经据典,出口成章,让人印象深刻,同时,她还是《朗读者》的总制作、总导演,她兼具文学熏陶出来的气质与当代女强人的精神与能力,大家将她视作国民主持(本来想说明星的,但我想她应该不喜欢自己被称作明星)是理所应当,是对中国文学的一种认可与重新回归。
中国的古诗词浩如烟海,然而我们是这么容易在毕了业之后就将其丢弃;中国的文学博大精深,不论是什么年纪、什么身份,我们都应该静下心来慢慢沉淀。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惜到了教育普及的今天,还是有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理解。
董卿说,我想用朗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温柔记忆,换句话说,那就是我们很多人已经把文学当成记忆封存起来了,不能时时用之,忆之亦难矣。
我想和你吟诗対赋,我想和你把酒桑麻,我想在最纯粹的老舍中学习最简单的做人道理,我想在朱生豪的情书中看见爱情的模样。也许,拾起很难,可是,文学就像是国人的根,沿袭了几千年的历史几千年的传统,没了传统也就没了寄托,所以,千千万漂泊在快消娱乐中的心灵,赶快回来文学的怀抱吧!我想,我们一起,把丢掉的寻回来,然后,重新遇见。
让我在阔别高中数年后再来写一下后记吧:
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和意义。 ——老舍 《宗月大师》
真正理解有理想而不理想化,也会让你们以强大的心脏面对未来,我想会收益无穷。 ——柳传志《写给儿子的信》
我一天一天发现你的平凡,同时却一天一天愈更深切地爱你。 ——朱生豪《朱生豪情书》
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才能被永远禁止,答案啊,它在这风中飘扬。 ——鲍勃•迪伦《答案在风中飘扬》
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刘瑜《愿你慢慢长大》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汤显祖《牡丹亭》题记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