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否认,�dialog是一种打断,有时甚至会成为打扰。做为设计师,虽知“打断”暂不能杜绝,但不使之变为“打扰”,却是我们该努力做到的
1、使用“确定/取消”:具有引导偏向的问句,有“是”的可能前提在,进而做再次的确认的;
使用“是/否”:没有引导偏向,无法判断可能性,因此做出询问。
2、我们应该注意选项的文字表达,尽量避免使用“是、否”,替换成�直白易懂的的动作词汇“某具体动词/取消”。这样不管对话框的内容到底写些�什么,�也可以�轻松的做出正确的决定。
3、当不含任何“是”的前提询问用户时,采用“某具体动词/否”
4、当不含任何“是”的前提,同时用户也没有预期时,采用陈述句告知用户事实。
按钮采用具体引导性动词/取消。
5、当你在问题中提到的点很希望得到用户的注意,或者是这个操作不是几个字就能说清,需要在问题中详细描述时,此时用“确定”会更合适。
Dialog:
模态对话框:必须用户回应,否则不能继续其他操作的对话框
非模态对话框:即使不回应也可以进行其他操作(比如ctrl+F查找功能、自动消失的提示信息toast)
应用条件:1、某个操作是具有风险的,或者不可逆的;2、不可或缺的(无法预先避免,一定需用户确认的)(也可以考虑采取其他更柔和的方式,比如非模态对话框)
优点:弹窗以一种层的形式出现,层的后面是半透明的遮罩。弹窗大部分的好处都来自于这个半透明的遮罩:它让用户感觉自己并没有离开当前页面,没有丢失刚刚浏览的内容,同时,又能够清晰地预见接下来要去向哪里。这种感觉是很美妙的,他让用户充满自信,感觉一切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eg:app引导页使用dialog的形式能看到背后的内容,让人觉得程序响应很快(不管它是不是真的很快),给人以身处其中的感受,而不是让你阅读贴在门上无聊的“游客须知”(把人拒之门外的全屏引导页)。
优化点:1自动获取焦点;对话框弹出后,自动在聚焦第一个文本框,让用户可以直接输入。2使用出场动画;想象一下,点击按钮,弹窗从按钮里放大展开的,那是多么棒的感受
阅读:
你好,对话框 http://www.woshipm.com/ucd/7676.html
为弹窗正名http://www.woshipm.com/ucd/132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