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为笔者自我感悟的原创,请勿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转载请注明出处!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自序
古代施行“重农抑商”政策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王朝的安全。明朝的税收制度与民间经济发展相脱节,但是王朝为了维护落后的经济,巩固统治者的地位和积累其个人的私有财产,采取一系列税收等手段,使得百姓负担加重。
(二)万历皇帝
一、从皇宫早朝仪式看现代“形式主义”的繁文缛节
古代的传统礼仪和文化实际上在制约人的发展,即使在皇宫,皇帝所进行的一些事项也并不是皇帝内心所真正想做的,像早朝、经筵制度。种种繁文缛节只能在形式上维护其形象以达到某些人的规诫作用,而非真正的注重内容。现在企业单位为什么反对形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看,与这种历史上的礼仪制度的严苛遵照不无关系,或许是积重难返,使得极大地精简之后仍然不尽人意。
同样,在教育上,一些没有必要的材料、程序也可适当的删繁就简,每一位老师希望的是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学业上的进步,而非通过种种表格、文件、材料的书写就能传达的。教师在教学中的方式方法形式多样,有的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可以对其他教师学习经验和开拓教学上的思路,但大可不必照搬照抄,用同样的模式讲给每个班。我们可以学习,但同样也应当是取其精华,在此基础上的创新,与个人性格的融合再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真正懂得大道理的人可能并不善言谈,他不会利用自己已知的仅有的知识展示自己“好为人师”的一面。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他可能分析事情发展的多个方面,因此面对见仁见智的问题就不再多言。
想到了孔子、王阳明,他们也是有智慧的人,为什么他们有许多充满智慧的语言?因为他们的身份:老师。他们在传教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就会扮演老师的角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他们的每一句话也是人生经历和集智慧之大成后所述。他们,相比于辅佐万历皇帝的张居正,所面对的人更多,自然也需要有因材施教,面对形式多变的局面,相对于只在皇宫中“兴风作浪”,环境、人造就了他们的所思所想以致所行。
三、这样的学生还真有呢,谁能帮我出出主意?
“本朝有一个习惯,以气节自诩的大臣,如果遭到议论攻击,在皇帝正式表明态度之前,自己应该请求卸职归田,以示绝不模棱两可,尸位素餐。”这样看来,这不失为一个办法,但这个办法只是取巧而已。
教学几年来,有时候真拿有些学生没有办法,他们能快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谓的认识,也只是在口头上说说而已,先道歉,说以后不敢了,从情感态度上先表明自己的立场,但其实是不是真正认识到了,恐怕并没有他们说的那么诚恳和真实。面对这种情况,我暂时还是无计可施,各位有什么办法吗?
四、物极必反,久盛必衰
铁面无私加上绝对的权力就会招致他人的不满,张居正就是例子。他在面对非己势力时如此的表现就会招致他人非议,因为利益面前无所谓真理。
“统治我们这个庞大帝国,专靠严刑峻法是不可能的,其秘诀在于运用伦理道德的力量使卑下者服从尊上,女人听男人的吩咐,而未受教育的渔民则以读书识字的人作为楷模。”“很多翰林来自民间,他们知道法治的力量有一定限度,但一个人只要懂得忠孝大节,他就自然而然地会正直而守法。”这就是统治者的统治,这就是强调“礼仪、文化”的重要性。
五、小思:从引用看论文查重的优劣
看到文中过几句就有引用,想到了论文的“查重”,实际上我们的研究分为两种,一种是创新性的研究,一种是理论性的研究,而查重实际上是防止我们在理论上抄袭。但是,真正的理论性论文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学习的,就像这本书中非常多的引用,这是借鉴,对史料的研究和整理。
创新兴研究在年轻时期出现的较多,这是天才的表现,而大器晚成的大人物通常进行的是理论性的研究。所以这因人而异、因不同时期而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但同时,理论性的创新并不能用一个统一的规定来检查,总有大量的人在其中鱼龙混珠,也可说滥竽充数。所以既要制定一个防止浑水摸鱼的法则,又要兼顾研究的创新和实用来检验,“论文查重”现在想来是最好的办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