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是一个广泛而深邃的话题。在藏三年,我对此有些不一样的理解,从藏族的丧葬习俗天葬到《西藏生死书》、《西藏度亡经》等给我感触良多,但每每都不愿谈论这一话题。
这几天,从听到一个年仅22岁生命消逝的消息,到参与吊唁、慰问家属,心情一直是沉重而又平静的。这是一个两代人父援藏子戍边的家庭,正是应了那句话“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对此,我个人向这个家庭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记得第一次亲密接触死亡,是2002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那是隔壁办公室的一位超级胖的大叔。由于没有工作上的丝毫往来,我们平时就只是点头打个招呼,也不怎么熟。一天我从洗手间回办公室,路过隔壁,从半掩着的门看到那个超胖的大叔躺在地上。
当时都不敢靠前,飞快跑到综合办去叫人。后来,急救车拉走了大叔,再后来听说大叔离世了,就再也没有见过那位大叔了。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敢去那个洗手间,而是跑到下一层的洗手间去。
此次亲密接触死亡,我的心情不再害怕,不再悲痛,因为我深刻理解了生与死是人的必然过程。世界上,所有人出生时,就已确定了死亡的必然来临。人们惧怕死亡,回避死亡,但没有一个人可以逃脱死亡。
目前,人在死亡之后没有任何科学解释,西方的诸多学者,从哲学、宗教、医学等多角度的立场进行过一些探讨。这里,我不想用自己有限的佛法认知来加以阐释。我今天要啰嗦的是死亡即将且必然来临、或已经成为事实之后,身边的亲友如何对待死亡。
在死亡即将且必然来临时,藏族人们更为重视临终关怀。藏传佛教中的临终关怀,“是指社会各阶层对临终病人、家属所提供的全面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支持和照顾,它以提高临终者临终阶段的质量为宗旨”。临终关怀是让临终者正确面对死亡、不恐惧;让家属引导亡灵投生,不悲痛。
当人们临终时,自然会表现出否认、愤怒、失望、接受等几个心理过程。作为家人和朋友,要帮助临终者确立生死轮回的信念——死不是人的终结,是开启来世的钥匙,就此而言,死也是人的权利和责任;然后用悦耳的歌声驱散临终者的恐惧,用优美的词藻来赞美临终者的生平,阐明其来世定将轮回得好;最后让其放下恐惧,用平静、自然、喜悦的心情迎接死亡的到来,把死当成迎接新生必须经过的短暂的幻影,是度过中阴(死亡到投生的中间过程)、获得好的转生的重要环节。
当人死亡之后,家属也不能悲痛以免让亡者有牵挂而迟迟不得转生,应该把悲痛转化为对死者的美好祝愿。既然死亡已成为家属必须接受的事实,又何尝不做些努力让死者尽快顺利投生,要清楚中阴才是轮回中最孤独、最徘徊的阶段。
这里很简短的几段文字里,其实是有较强实际意义的,或者说带有一定功利性。对不信佛法的人来说,在科学无法排解临终者的恐惧、亡者家属的悲痛时,何不借用佛法临时进行排解。我想即便如此,佛祖也是不会怪罪的。
尽管死亡必然到来,但生也是人的权利和责任。我们需要在出生与死亡之间珍惜人生,珍惜生活,珍惜感情。活要活出精彩,死要死得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