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在简书注册写文的第27天,本来打算第30天的时候做个梳理回顾。今天晨读材料说的是刻意练习,择日不如撞日,那就今天来捋一捋我在简书写文27天的点滴感悟吧。
2017年4月12日,我注册简书,写下第一篇文章《不安的时候,坐下来写》;
27天里,我坚持每日更新,写下了32篇文章,被66人关注,收获208个喜欢;
32篇文章里,有10篇的字数均在1000字以内,其余22篇的字数在1000字以上,不少达到2000字,最多的一篇写了3500字以上——《熊孩子的正确打开方式,拿去不谢!》,被478人次阅读,得到22个赞,这同样也是目前我文章里阅读数和点赞数最多的一篇,还被简书官方编辑打赏并推首。
其实开始注册简书写晨读,一方面是出于方便整理存档的考虑,另一方面是由于自己想拾起写作,因为我理解的写作,也是和自己的对话。
读书的时候,喜欢乱涂乱画,写点小东西,自我感觉挺好,也被夸“有才气”。可工作之后,除了写各种领导讲话、计划总结,为兴趣而写却是越来越少。总是以没时间为自己找借口,其实是不敢面对现实,就像昨天心理群里玩的OH卡,那真是我的心理写照。
照镜子却看到一个小丑,我看到了自己的各种焦虑……有时候看过的书,想过的事,统统堆在脑子里搞得自己好烦躁,想动笔写下来,想理清思绪,却一直不愿开始,因为太久没有好好写东西,于是我刻意回避。
其实我对自己是有期待的,可如果不迈出第一步,如果不开始写,就永远不可能上路。要突破自己的局限,就必须走出舒适区,不断接受各种挑战。于是我注册了简书,虽然第一篇只写了301个字,但在接下来的每一天,我都坚持写文,刻意练习。
没开始几天,正好碰到猫群的读书征文,我兴致勃勃地参加了,每天打鸡血似的,工作之余基本不干别的,就是看书写文,感兴趣的亲们可以围观《5天读3本书并提交3篇总结是种什么体验?》。
说实话,每篇都花费了我蛮多时间精力的,真是身心俱疲。我惊觉自己肚子里没货,效率不高啊,balabala……我已经不是曾经那个文思如泉涌的文艺女青年了,摔!不过,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有点小兴奋,我突然意识到,这条路走对了!
我知道自己的水平和其他作者比起来,还差得很远。但至少在自己的轨道上,我已经启动,我已经好过昨天那个停滞不前的自己。就像昨天心理群晚安贴说的,“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遥远”,真真暖心!
写作是一条不归路,但这条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去渐行渐远。走上这条路,我们就选择了接受变化,不停向前。就算每次前进很小一步,只要坚持和重复,在一定长的时间里,会起到惊人的叠加效果,这就是复利的力量。
成甲在《好好学习》里提到,复利的本质是: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加到A,不断循环。按照这个逻辑,输入和输出是互为复利的两件事情,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输出要建立在输入上,当我写了一周多,感觉老底要掏空的时候,我开始了100天读33本书计划,同时坚持每天输出。慢慢的,写作灵感又涌现出来,看过的东西,经过思考和梳理,再写出来,是另一种体验,当我不停写的时候,很多东西也逐渐清晰。
与此同时,我踩着自己的节拍起舞,根据自己的写作特点,更有选择地去输入。我还发现,有了输入也不一定能很好输出,因为这中间需要认真思考。
在输入之后看看能引发自己什么思考,越发散越好,并试着表达出来,这样对自己也是一种提高。毕竟,写作输出不是最终目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方式和自己的思想建立一种连接。
另外,我们还需要体验,好的文章都是从生活中来的,输入的方式除了读书,还包括很多,读人、读事、读风景,都属于阅读和体验的范畴。当我开始写作,我发现自己更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更注意体会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身边有不少朋友把输出当成一种负担,在我看来,输出有很多方式。写作是一种方式,讲述也是一种方式,你可以用语言把你输入的东西讲给别人听,也可以每天在键盘上敲打一些文字,自娱自乐的同时锻炼一下自己的思维和表达,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把你想的写出来。和自己切身体会相关的文字,写起来才更得心应手,一气呵成。你输入的加上自己的思考和体会,一定会是好文章。
现在,在简书上写字已经成了我的一种习惯和一种生活方式,虽然每天花在写作上的时间多出了1-2小时,但我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每天依旧5:30起床看书,11点前睡觉,但工作和做事的效率提高了。
而且最近和朋友交流的时候,晨读里读过的材料、思考之后写下的感悟、每天看过的书以及学习的心理咨询师知识,都会不停在脑海里显现出来。
这些都是写作带给我的收获。当我们慢慢积累,刻意练习,就会发现可以越写越多,越写越快。这个需要长时间的打磨,但这个过程中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最后,分享很重要的一点心得:写完了勇敢地发出来,根据你写的内容积极给相关专题投稿吧,就算被退稿也没有关系,退着退着你就习惯了,脸皮要厚!退着退着你就进步了,不信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