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有幸参加了女儿学校举办的新年音乐会,这就算2019音乐会计划之第一场吧
演奏的好像大多是四五年级的孩子,16个曲目短小紧凑,一个小时过得很快。
不知为什么,整场音乐会听下来,我感觉不到任何能打动人心的地方,唯一的亮点是打击乐还过得去点,最后一曲管乐合奏《我相信》,这首压轴曲本该是火热青春,激情昂扬的曲风,愣是被演奏得机械乏味有气无力,让人燃不起希望……
哦卖糕的这样说出来会不会得罪一大片啊默默脑补:人家都是孩子,能这样不错了!就你懂!要你关心打不打得动人心!
我这个门外汉说出来的话让内行要见笑了,讲真,这把年纪了,说了就说了,不招人待见也无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记得去年看的一个美术教师的画展,前言上有句话记忆犹新:一看美术教师的画,明白了,现在的孩子为什么美术水平不高,原来是教师的水平不高。
我自然联系到其他学科也是如此,能遇到一位好老师是人生一大幸事,一位富有魅力的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还可能会改变命运。值得庆幸的是,孩子一路都有良师为伴,我这个老母亲表示很欣慰。
这些年参加的音乐会不多,也就十来场,什么风格都有,留下深刻印象的很少,最早一个是很多年前的百老汇《破铜烂铁》演奏会,艺术家随手拿起一件普通的生活用具就能敲打出好听的节奏,再加入多重配合,垃圾桶、盖子、拖把、各种破铜烂铁被焕发出超级活力,强烈震撼的演奏嗨翻全场,所有人都被带动起来一起嗨,场面非常壮观!
星期广播音乐会是上海文广传媒集团的金字招牌,白菜的价格,性价比非常高,能有机会欣赏到很多高水准的演奏。我以前比较喜欢听经典947,对主持人王勇博士的声音再熟悉不过了,现场一见觉得很亲切,不出远门就能参加这么好的活动,政府办实事惠民,真的感恩觉得很幸运。
记得有一次是小提琴演奏会,那位以色列裔演奏家把小提琴运用得炉火纯青、出神入化,让人全然沉浸在他的音乐世界里,心绪跟着旋律跌宕起伏,非常难忘,我称之为触及灵魂的一次音乐会。
金庸笔下的独孤求败从观察两蛇相斗悟到万物变化之玄妙,招式是有限的,所谓无招胜有招,身边的一草一木皆可作武器。
艺术也是一门功夫!技巧就是招式,乐器就是一把武器!心艺相通的艺术家能随心所欲地运用他手中的武器,化技巧与无形。
看新手过招看到的是模仿,看老手过招看到的是技巧,高手过招是不用眼睛看的,因为招式都在他们心里。(我是不是中毒太深了?当年寝室里就我一个人看金庸小说)
听音乐会绝不是去附庸风雅,虽然我依然分不清这个“斯基”那个“列夫”,是《四季》系列中的春还是秋,那只是一个标签,真正需要记住和欣赏的是美妙的旋律!
真正好的音乐是无需解释的,尊崇内心的第一感觉就对了,这就是我最朴素的理解。
我对女儿说:“妈妈带你来听音乐会,就是想要你练就出一双挑剔的耳朵,能自己来辨别这声音是平庸的还是有灵魂的。”这可是个慢功夫,也是一种享受,需要自己用一生去体会。
现在搞一场音乐会,说容易也容易,学乐器的孩子在班里那是一抓一大把,问题是现在培训出来的孩子都千人一面,你会的我也会,掌握了技巧,也磨去了灵气和兴趣。
说不容易也不容易,孩子年龄和主学业摆在那,练习功底肯定浅,在这个集体焦虑的社会,家长和机构又喜欢急功近利,把难度过度加早加大,给孩子一个无法承受的目标,那些超越完美的假象迟早会褪去,当有一天醒悟过来孩子才会真正找到自己。
舞台表现要令大人们满意、有面子、觉得值,老师们还得腾出精力编排合适的主题,孩子功底不够,依托服饰、舞美、灯光、音效来弥补,三方的成就感顿时噌噌蹭上去,一场音乐会下来,皆大欢喜。
我自己也是“替”孩子这么想的,登台演出是对孩子最直接的奖励。没毛病!现在都这样
我的孩子学的是古筝,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日渐重视和大力扶持,民乐在大众亲和度、艺术表现力、入门难易度、价格等方面的优势更胜于西洋乐器,应该更宜被推广。只是学古筝的男孩太少,这可不是女孩专利,跟古代正好反过来了啊🤓
现在觉得写写东西真是很有意思,喜欢这种感觉,加油吧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