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去香山游玩,本着满眼醉红去的,但是因为时日尚早,只有天高云淡,秋高气爽。
徒步行走在野花遍地的山间小路,秋意还淡,高高的晴空深邃,湛蓝。远处的一朵朵白云,成横条状,从东南伸向西北。碧蓝衬着白云,煞是好看。忽而一只鸟从树枝间直飞而起,像是受到了来人的惊扰。如今,秋风又起,树枝树叶交织出金色的穹窿,落叶遍地,踩上去很柔软,好像此时此刻有一种不胜凉意的心情。
路上行人三三两两,亦或独自背包的旅者,带着一份惬意,领略这自然风光所带来的视觉享受。
在我们身后,有两个中年男人,无意听到他们的谈话。其中一人说:现在真好,想想当年在地质队工作的时候,那种苦,是无人能体会的。在地质工作二十年,从新疆克拉玛依戈壁滩,到呼伦贝尔阿尔山兴安岭!从内蒙古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到缅甸六旅热带丛林!什么高山大河,什么峭壁悬崖,什么沼泽湿地,什么荒漠戈壁通通都经历过。几百公里见不到一个人影都属于正常情况。酷暑,寒冬,暴雨,大雪,这样的气候更是常见。
所以,你们就有更强的耐受力和抗挫折能力?另一个人的声音。
是的,以前看着很细碎平常的事情在现在看来都是极其美好的。以前心里无法接受的人和事,现在都能很快释怀。以前觉得令人困顿不已的境况,现在也会竭尽全力去改变。因为以前所经历的要比现在困难无数倍。
回头望去,我从那个脸上布满皱纹的男人身上读出了历尽沧桑之后才有的笃定,那种看淡得失,方明白苦痛原是身外之物的睿智。
正如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既没有幸福也没有不幸,只有一种处境和另一种处境的比较。必须想到过死的痛苦,才能懂得生的快乐。
听着两个人的对话,让人不觉陷入沉思。
以前父亲家境贫苦,小时候总是缺吃少穿。双亲早逝,留下年幼的弟弟妹妹需要他照顾,少年早成,尝遍了人生的疾苦。最苦的时候是庄稼青黄不接时,队里的补助粮没有发下来,三岁的叔叔半夜饿醒,父亲跟着同伴一块到大队地里去挖土豆,然后回来用开水一煮,便是一顿饭。看着叔叔狼吞虎咽的吃着煮土豆,父亲的心里是无比的心酸。借钱和队里的大人合伙买了一只猪崽喂养,每天到田野里给猪割草,精心饲养,盘算着到岁末能过一个不至于太寒酸“丰年”。但待到卖了那牲畜后,却迟迟不见一起饲养的大人分钱,父亲一个七尺男儿,当下气的哇哇痛哭。
都说童叟无欺,但在那个物质贫乏、人人都缺少吃食的年代,总免不了存在一些唯利是图的人。彼时,父亲学会了迎难而上。也是从那时起,父亲学会了打架,学会了用壮年时期唯一的优势捍卫了自己的尊严。
少时贫穷的生活把父亲磨练成坚韧不拔的性格。吃苦耐劳成了他的秉性,勤俭节约是他的优良作风。父亲交给我们姐妹俩更多的则是对一切事物的包容。岁月荏苒,洗尽铅华,最终留于心中的只有最深的领悟。
假使没有父亲小时候受过那样的苦,只怕现在体会的也没有如今这般甜。
只有感受过生命无常的人才能活够体悟,平淡而忙碌的日子是如此幸福。和父亲同龄的一些人,从小家境优渥,凡事都有父母操办,但是现在却羡慕不如父亲的晚年过的幸福。也许正是因了他们从小没有受过煎熬,才觉察不出现在的美满。
若没有苦难,便会骄傲;若没有挫折,成功就不会有喜悦;没有沧桑,我们无法拥有同情心。
人生最难得的是经历过苦痛之后所带给我们的顿悟,能感受到生命的真谛、幸福感,才是我们历经苦难之后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