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之诗”也是“朝拜者之诗”,当时他们去圣殿朝拜(每年有几个大的节期是一定要上耶路撒冷过的),由于耶路撒冷的地理位置较高,所以他们去耶路撒冷就如登台阶一样,即“上行”。又由于那时候上耶路撒冷需要提前多天起程(不同的距离出发时间当然也不同),走走停停,他们就在途中唱诗,就是所谓的“上行之诗”。
120篇看到诗人在急难中向神所发的呼求。是怎么样的急难呢?
“他当时是处于远离神国的境况当中。周围居住的国民,其思想和行为都与诗人内心深处的信仰和渴望格格不入。米设和基达的帐篷是用来比喻他的住所远离和睦之乡,他被说谎和诡诈之人包围,这些人恨恶和睦,总要争战。诗人心向耶和华和祂荣耀的圣所,就是那圣洁的敬拜神之殿。他向耶和华呼求,请求拯救,并在困苦环境中表达自己的信心。”
——坎伯•摩根《诗篇》
在诗中看到,诗人将自己身处的环境视为灾祸——人们说谎、行诡诈、恨恶和睦。这也不禁让我惊叹,与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何其相似。我们所处的国家,不信仰神;我们行事打交道的人们,不信仰神;照看我们孩子的老师们,不信仰神;为我们报道的媒体,不信仰神;为我们栽种食物的,不信仰神……时常和商人打交道,知道他们有各样的聪明和诡诈欺骗我们,时常有近乎抢夺的方式掠取我们的钱财。将自己看重的事情或人交由他人看管的时候,是怎样的不安、没有安全感,因为尽管他们口里给我一千一万个保证,我也没办法完全相信,他所说的是实情。这确实也是我们身处,并要时时面对的环境。
但诗人虽住在不洁不义的民中,心却敬畏神、渴想神,向往耶路撒冷神的圣城。他厌恶说谎的嘴唇和诡诈的舌头,祈求神救他脱离这一切不义。这里,我看到千年前的同路人,也是我生活中的鼓励。心里充满神的人,可以在污浊的环境里思念神,就厌恶一切的不洁与不义,靠着神抵挡罪恶。如同124篇里所写的——
“若不是耶和华帮助我们,当人起来攻击我们,向我们发怒的时候,就把我们活活地吞了。那时,波涛必漫过我们,河水必淹没我们。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他没有把我们当野食交给他们吞吃,我们好像雀鸟,从捕鸟人的网罗里逃脱;网罗破裂,我们逃脱了;我们得帮助,是在乎倚靠造天地之耶和华的名。”
愿我们心存敬畏,不畏艰难、不畏险恶,靠主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