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一个德芬老师的音频, (长大后,你还需要父母的爱吗?)让我感同身受、思绪万千,小时候的一幕幕涌上心头。
在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是非常需要父母的爱的,这也是我们活下去的养分,我们需要父母,没有他们我们可能会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没有喝的没有住的。我们会通过不同的方式,不管是好的方式抑或是坏的方式(他们是不知道是好的或不好的),来得到父母的关注,也就是我们认为的爱。
如果稍加注意,我们会发现,在一个家庭里孩子会有很多表现来引起父母的关注。第一种:
*听话的孩子,通过事事都按照父母的要求,事事让父母满意来让父母认同自己,喜欢自己。
*力争第一,这种孩子通过什么事情都要第一,考试要第一、比赛要第一……等,觉得当自己做的好,受到父母表扬了,父母就是爱我们的。
*委屈求全,为了让父母高兴,做自己不愿意、不喜欢的事情。
第二种: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通过我什么都不会或者我很小,来得到特别的服侍。
*欺负弱小,通过欺负弟弟妹妹,让父母关注到自己。
*假装生病或生病,通过让自己生病来得到父母的特别照顾。
*哭闹、哼哼唧唧,通过这样来寻求父母过度关注,
以上所有的寻求父母的爱、父母的关注的事例,都是源于孩子在家里寻找着自己的位置,寻找着自己的价值,让自己成为这个家的一员。虽然方法不对,在我们还小时,没有办法自己对自己做出评价,而是靠着外界对我们的评价来评价自己。所以我们急切的希望能从父母那里得到认同。当我们渐渐长大,离开父母,我们有会把小时候的生活模式沿用到工作上,我们也会把领导对我们的评价看的非常重,当我们做了一件事领导表扬肯定我们了,我们会非常开心,做梦都会笑出来。反之,如果领导批评我们了,我们可能会一蹶不振,觉得自己怎么那么笨。之后做什么都提不起劲。这是我们依赖父母的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来自于父母。
第一种父母:有的父母会非常宠爱孩子,事事都要帮孩子去做,包办代替,当孩子想要尝试去做事的时候,马上就跑过去帮孩子做了,让孩子认为我不能离开他们。
第二种父母:这种父母崇尚父母就是权威,什么事都要听我的,你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即使有,也是不对的,我吃的盐比你有的路还多。
他们忘记了孩子是一个个体,他们只是借我们而来,忘记了孩子虽然与我们同在,却不属于我们。忘记了,我们虽可以给她爱,却不能给他们思想。我们可以庇护他们的身体,却不能庇护他们的灵魂。
以上种种都是我们长大了还离不开父母的因素,当然列出这么多并不是谴责父母们做的不好,他们自己这样做也是不知道他的目的是什么,因为他们也是这样被父母管教过来的。他们用的也是当时他们认为有用的方法。
那有没有更好的,让每个人都去管好、过好自己生活的方法呢?答案是:有的。每个人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家庭是人际关系的第一场所,如何处理好家庭关系,是我们的第一个课题。当我们知道这些了,就需要从父母开始改变,从我们这一代开始。
最后推荐一本书给大家,相信这本书对你自己你的孩子、家庭都会有所收获。可能你会半信半疑,这很正常,因为我刚开始也不相信。但现在,我的家庭虽然不算有多富裕,但我们很幸福、快乐、和谐。祝福你,我亲爱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