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考古学家从一口古井里挖掘出很多写有文字的古代简书,几万枚,考证属于秦代的古物。文字记录的历史丰富海量。是我们研究古代人文历史的第一手信息。可以从中看到竹子对历史记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把古代历史,古代的文字信息传递到今天。
二
在纸没有普及之前,竹子所制成的竹简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文字书写载体。出土的竹简做了说明。
三
现代人对出土竹简书进行了考证和研究,只注意对简书所记录的历史事件信息的研究,简书都记录了历史上的什么事件,是什么时间发生的,人物。还有考证一些历史的典籍。这些考证都取得了成绩。还有一个是对古文字的考证分辨,证明了中国古文字的根源。但是简书所具有的宏大信息容量是一个开发不尽的宝藏群山,有待我们去开掘和发现。
四
我理解,有一个课题是值得研究,需要探讨。
面对数万枚,堆积如山的竹简书我们是否真的爱他,研究它,知晓它所携带的秘密,它所具有的内在规律。
例如:秦代对文字的书写,对文字进行了改革,推行了统一的文字标准,启用统一的文字。这些行为除了主导者的大力鼓吹倡导,那么它的社会基础是什么?物质基础是什么?我认为竹简的普及应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质基础。竹简的物质结构对于在其上面书写文字是有影响的。毛笔的发明使用,墨汁发明使用,都是一个物质条件。这些工具对汉字的影响是巨大和久远的,对汉字的形状结构是有影响的。它促进汉字的进化,提高,结构优化,笔画趋于统一,更实用,更简洁,趋向符号化。
五
我们今天用竹简验证,体验一下写字,你会有一个非常重要,严格的写字体验。它和我们在宽阔的纸张上的写字感觉是不同质的。
1 竹简是一枚独立的物理载体界面。有固定的边界。
2 在竹简这个界面上书写文字符号它是受到竹简的长宽边界的强制限制的。不服边界控制是不行的,写到边界外边就信息丢失了。这个环境条件,必然限制规范汉字的大小和形状结构。有限竹简环境的压迫,必然使象形字的笔画结构由大小差异,散,乱,笔画繁,结构失衡向大小统一,松散被压紧集聚,乱写笔画被规范到固定的位置,笔画太繁的进行精简。因为竹简的条状规格是一种强制的物理界限,根本无法越界。
3 竹简书写的漫长经历,客观上对汉字的结构形状是有一定影响的。这个结论是可以成立的。商榷,讨论。
4 对比一下,我感觉简书的优点很多。比甲骨文,比石鼓文,比纸张上书写文字都好。如果我们在竹简上练习写字,那会规范我们的字一定金不能胡乱写,过界笔迹丢失无效。当廉价的纸张得到应用后,为了发扬竹简的这个功能,人们仿照竹简画上竖格子。在宽阔的纸上写字不许出格。
作者:万本
时间:2019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