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忙忙碌碌一辈子,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让自己,让亲人能有个好日子过,怎么算是有好日子过?有钱,现在社会最实际的表现,有钱了就能吃好的,穿好的,住大房子,有更优质的伴侣,更好的生活。可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这些东西的?总不能是刚出生我们就知道了各种奢侈品牌、各种物质享受、各种金钱带给我们的好处吧。那么我们究竟是如何变成物质主义者的?
罗伯特·莱恩(Robert E. Lane)
美国政治学家和政治心理学家,英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会员。曾任国际政治心理学学会、美国政治学协会和政策研究学会主席。于耶鲁大学执教近50年,就职期间曾两度任政治系主任。罗伯特所著图书已被翻译成7国语言在全世界出售。此外,为表彰其在政治心理学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自1994年起,美国政治学协会设立罗伯特·莱恩奖,颁给每年的最佳政治心理学图书作者。莱恩的作品《幸福的流失》于2001年获此奖。
尽管当前发达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是基于幸福的功利哲学制定的,但这些体制似乎并没能发挥其功效,即填补人们的欲求之壑,反而将人们引向了一种更加不幸的境地。那么这一切又是怎么发生的呢?《幸福的流失》这本书将在深入阐释上述现象的同时对此做出回答。
以下内容选自《幸福的流失》。
"有钱就好"对于自我展示来说并不是一种好的方式。因此,正式由于将物质放在首位才让物质主义者无法获得满足感。(物质主义为:“全心沉迷于追求物质的需求与欲望,导致忽视精神层面的生活方式,对物质的兴趣完全表现在生活方式、意见及行为上。”)物质主义者没有别人幸福,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总有些不太令人满意的地方;或者因为那些选择坚持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人们本身就携带着不幸的种子。如果是物质主义的价值观和行为向我们提供了他们不幸福的线索,那么他们的性格可能会提供更多不幸福的原因。今天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他们到底是如何变成一个物质主义者的?
我们可以用三个相关的理论来解释“物质主义是如何习得并被进一步强化的”这一问题,即社会化、随因强化的市场经验和进化论。这三个理论是互相关联的:社会化的重要性取决于市场教会了人们什么,这又反过来会受到人类的本性的制约,而谈到人类的本性就不得不提进化论。
对商品的欲望永远无法满足。获得新事物的快感转瞬即逝,并且随机又会被新的欲望所替代。
社会化假设
与非物质主义者的父母相比,物质主义者的父母往往对孩子疏于照顾,不够热情和民主,而且更具控制力。这表明物质主义是在一个不幸的专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这也就难怪那些强调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人的孩子更可能成长为一个物质主义者。电视上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演示如何用金钱购买商品,这就是人生的缩影;尽管我们成功地让我们的孩子规避了色情环境,但还是不小心将他们暴露在一个赤裸裸的物质诱惑世界之中。
尽管物质主义与个体的收入水平无关,但是来自贫苦家庭的年轻人却更可能会把获取财富当作主要的人生价值。在贫穷的环境中成长与在优渥的环境中成长是截然不同的。英格尔哈特的一项研究非常生动地展示了社会财富的变化。多年来,日本的民意调查都会向民众问道:“有些人认为应当把‘钱是最重要的’这一观念灌输给学龄初期的孩子,对此你是否同意呢?”从1953年到1978年的调查中,支持者的比例从65%降到了45%。大概有6%的人每年都会改变主意,但当日本已经变成一个相对富裕的国家时,支持者和反对者的比例之差从1953年的18个百分点上升到了1978年的44个百分点。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研究对象的改变。
对童年经历的强调弱化了人们自身的经验之于物质主义的影响,人们常常会把其反应归因于早期养成的习惯和特性。当然,这其中肯定有不对的地方。在市场之中,人们逐渐习得了每天工作的目的和生活本身的状态就是挣钱,并会进一步把这些经验教给自己的孩子。
占有物让人如此满足的原因之一就是它们提升了个人的掌控感。
市场中的随因奖励
市场中的随因奖励体系是鼓励物质主义的最好的老师,可谓是一个完美的斯金纳箱。但是人们能够从收入的强化中学到什么呢? 关于绩效工资与收容所及学校中的代币经济的证据表明,那些领取工资的人非常清楚学习任何东西都是为了物质上的奖励;他们习得了为挣钱而工作,工作所得的收入就是其工作价值的体现。人们是否会习得物质主义的特性并不确定。比如说,在代币经济中,当涉及工作纪律和责任时,没有人会表露出真实的性情。很少一部分会被内化。事实上,当一些机构变得更加理性化和秩序化时,人们的性格结构也不会产生多大变化。
但是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中还会发生一些其他的事情。物质主义奖励被道德化后成了员工道德标准体系及行为操守的一部分。根据行为规劝理论,员工会不自觉地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寻找原因。据此,员工常常暗示自己:我必须喜欢钱,因为我就是为它而工作的。在我看来,人们的确在市场中习得了物质主义价值观,却不应当将之归因于市场过程本身。
这种学习和强化的过程可能是有效的,但是非物质主义者也会有此经历。人们需要区分学习和强化这两点。鉴于上面提到的社会化过程可能是一种答案,我们或许可以认为来自第一份工作的经历会将个人导向另一种价值观。例如:尽管个人的价值取向引导人们找到了第一份工作(为了金钱而工作,为了情谊而工作,又或者为了公共福利而工作),但在此之后,发挥作用的却是这份工作本身的价值取向。在以挣钱为目标的工作中习得的经验会强化目标物质主义,但是在良好的社会关系既是方法又是目标的工作中习得的经验强化的却是非物质主义的动机。尽管“我即我所为”这一观点并不总是正确,但是它的确也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作用。
在众多影响物质主义的社会变迁中,女性和青少年工作地位的提升及宗教作用的提升最为重要。如果为钱工作鼓励了“钱就是生活的目标”这一想法,那么当女性加入劳动力大军时,物质主义肯定会有所增长。高中毕业就参加工作的人也为这种增势作出了“贡献”。类似的,宗教能够给人们提供多样化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因此,欧洲信仰宗教的人数的减少可以说是为物质主义的增势铺平了道路。不过,在美国,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
物质主义者与经济学家作出了同样的假定,它们将占有和获得看作满足和幸福的基础。另有研究认为,太过重视美国梦的物质方面很可能会招致一场噩梦。
获取的进化传承及对占有物的热爱
如果一个人的个人品质中有40%受到的是遗传基因的影响,那么即使不研究遗传对于物质主义的影响,也要研究一下其对获得的影响。进化论的一种研究方法就是观察小朋友的行为。丽塔·菲比在查阅了人类关系区域档案后得出了以下结论:大部分的研究表明,占有和获得的欲望是天生的,社会必须灌输给个体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但是丽塔对此持怀疑态度,她认为:“这些研究证据都太过笼统,对于实实在在的结论来说太过站不住脚。”另一方面,一些普遍的经验会使得“哪些是我的”及“哪些不是我的”这一区分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规范。
欧内斯特·比格列豪尔在对动物获取性行为的研究中发现,除了为筑巢囤积物料及储存食物外,动物社会中并没有类似人类社会中存在的获取现象。
同样的,相关的动物实验表明,动物也会为了“报酬”而工作,但是当“报酬”减少时,它们反而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因此这并不是一种报酬驱动性行为。此外,劳伦斯·贝克关于领土占有之根源的相关研究破除了关于人类获取和占有的进化论解释。他发现,对领土的占有并不是一种个人行为,它必须通过结盟才能生效。
除了社会化理论和随因强化理论之外,还有一个关于人性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生发出对一些东西的渴望,但并不是金钱和物质。英格尔哈特在此借用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尽管这一观点在后续研究中并没有派上多大用场。我从致力于说明“人们在天性使然情况下会是什么样子”的人类发展理论中没有得到任何启示,又或者恰恰相反。即是说,尽管我们并没有发现能够证明我们论点的进化论证据,但是物质主义可能是人类某种生而就有的取向。
文章内容选自《幸福的流失》,原文标题为“物质主义是如何习得的?”。
《幸福的流失》
有一天,我们终将富到买不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