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儿子,叫军人儿子
——读《有一种妈妈,叫军人妈妈》有感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天底下很多妈妈都在忙着收祝福领红包,我却在儿子的一条转发微信里泪流满面。儿子转发的《有一种妈妈,叫军人妈妈》一文,引发了我对儿子半年来工作碎片的回忆。
2016年七月儿子从军校毕业,工作伊始,虽天天辛苦到凌晨两三点钟,可是因为那个特别有才的师傅只带了他一星期就远调他所,第一个月所干的活儿没有一次能让领导满意的,熬夜整理的材料多少次被领导挥手飞满办公室的角角落落,我不知道儿子有多少回被领导的严厉批评惊醒了断断续续的睡梦。儿子没有一次主动和家里诉苦的,只是探望儿子时,那日益瘦削的俊脸,那来不及修理的拉碴胡子,泄露了儿子所受煎熬的真相
接下来的几个月,在我们隐隐的担心和茫然的期待里,却不时传来儿子内勤工作的喜讯。儿子做的采访节目上了启东台南通台江苏省台,以及搜狐网等网络平台,儿子撰写的新闻报道遍布《启东日报》《江海晚报》《中国边防警察报》《中国法制报》等,儿子也有散文随笔等在边防警察的公众号推出。尽管文章有时并不以儿子个人名义发表,但是从儿子淡然的微笑里,我看到了孩子的胸襟。我意识到目前为止已经不是我这个教师妈妈在引导儿子了。更让人安慰的是,此时的儿子已经完全理解了领导对他从严要求的用意,也开始适应了部队领导对他较高的工作期待。儿子应该是度过了艰难的内勤工作摸索期,开始大踏步进入工作的崭新阶段。
元旦期间,南通支队组织的恒大威尼斯半程马拉松决赛,我们突然收到儿子参加比赛并荣获前十名好成绩的喜讯。我从后来关注的通边微警公众号平台了解到这次比赛的规模和赛况,看到赛事视频里那么多军人在那么空旷的恒大海滨,个个背心短裤的装束,冒着元旦凛冽的寒风参加马拉松比赛。参加这种大型赛事,其劳累程度可想而知,但从小写个字喝口水都要请示的儿子真的已经习惯于不说,直到结果呈现我们问及之时。我为儿子日日自觉锻炼的结果而喜悦,更为儿子越来越成长为一个刚毅男儿而倍感欣慰。
大年三十到年初十,儿子工作后第一个的新春守卫在启东边防。我在乡下过年,儿子就在三十里路开外的启东驻所,我却不能随便去打扰他。平生第一回在外过年的儿子,除了发给我们新年祝福外,没有任何一次倾诉孤单寂寞的短信。整个新年,感觉我们母子虽近在咫尺,却似远隔天涯。
元宵节到了,儿子终于盼来了工作以来珍贵的五天假期,尽管我每一分钟都想和儿子呆在一起,一家人好好享受天伦之乐。可是我还是主动提议正学摄影的儿子利用军队难得的囫囵假期,去外面走走,开开眼界。无论写作还是摄影,我非常支持儿子自己选定的为期四天的单人江浙游。我们夫妻俩克制住对儿子出游的各种不放心,短信上自我感觉尽量精简着叮嘱儿子做好各种旅游攻略,发完短信回头再看,发现还是太唠叨了,路途安全,拍照安全,财物安全,包括旅游日记的撰写等犄角旮旯里的各种碎碎念。感谢儿子一一听从,满足了一个母亲永不懈怠的爱子之心。
上周去如东冬训十天,发他短信基本不回,我已经习惯儿子的忙碌,所以我就一直静静等待儿子有空时给我的简短回音,只要看到哪怕一个"嗯"字,我就知道儿子还好的状态,夜里睡觉就踏实平稳了。儿子结束冬训后我们问及冬训情况累人不,儿子说白天四十公里负重行军,晚上在别的队友躺下休息时,他还得拖着快散架的极度疲乏之身,连夜赶写当天的新闻报道,一写就要写五六篇报道,每天都是忙到后半夜凌晨时分。就是这么熬人的十天中也有一篇大型报道发表在《中国边防警察报》法制栏目上。听着儿子淡淡悠悠的语调,联想起儿子连体育课都懒得上的高中时代,我简直无法相信这样有毅力的儿子是我生养出来的。
每次抵不过思念之苦,抽晚课结束时间去驻所探望儿子,相聚时间不过匆匆几十分钟。所以每次相见离别,我都忍不住和儿子紧紧拥抱。比我高出一头的儿子,也不再是一副难以忍受母亲深情的模样,我常常在儿子轻轻拍打我脊背的时候,幸福的暖流涌遍全身。每次去看他回来已近深夜,总有一条短信越过茫茫夜色,在家庭群追踪而来:妈妈,你们到家了吗?孩子越懂事,做父母的反而越心疼,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也许,真不是儿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放不开孩子。我一方面对儿子感到骄傲和钦佩,另一方面,我感觉自己也该放手淡化牵念,学着对已经长大了的军人儿子放心,要习惯为儿子在祖国的边防领域振翅高飞的背影送去祝福。
成长总是艰难的,明日的勋章都是今日的疤伤铸就,在这个三八妇女节,我听到了儿子成长拔节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