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读书以来,人们都在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老师还会让我们写这些类似名言警句类的作文。
渐渐地,我们潜意识里就会认为这句话是真理,确信不疑。
但是,最近在看的一本书告诉我,这句话,并没有那么正确。
0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概只有在吃龙虾的时候才会想起这种生物,但是,这个物种早已在地球上存在了3.5亿年。
每到一个新的领地,龙虾都会去找尽可能好的居住地,但是,这个领地能不能守得住,还得看自己的本事。
因为好的东西人人都想要,不管是什么物种,自然也不会例外。
一只龙虾占领了好的居住地,就会有别的龙虾来挑战,争夺到最后,也会成为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战败的龙虾会自己离开,再去寻找新的领地,而胜利的龙虾则会留在这里。
不要以为战败的龙虾会越挫越勇,在每一次斗争过后,龙虾的大脑中都会分泌出两种化学物质——血清素和章鱼胺。
高血清素、低章鱼胺是典型的胜利者姿态,这会让它对于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对于下一次的斗争也会更有勇气,当然,赢的概率也会更大。
这就是所谓的“赢家通吃”原则。
而在斗争中失败的龙虾则是低血清素,它会让龙虾畏缩颓废,在未来的斗争中失败的概率会更大。
每战败一次,血清素分泌得就更少,失败之后还是失败,也许并不是没有能力,而是失败多了,连自己也不会相信自己会成功。
02
这个例子对于我们人类也很有意义。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更古老的“计算器”,它评估着你在社会中的地位。
根据你每一次的行动,它会观察他人对待你的方式,然后评估你的价值,分配你的社会地位。
你的评价过低,你所分泌出的血清素就会被限制。每一次的行动都会让你宛如惊弓之鸟,持续的紧张和压力会伴随你,消耗你的能量。
它会认为你没有能力应对眼下的事情,提前透支为你未来所储备的能量。
生活在底层的人,大概就是这样,一次意外会带来一连串的失控和不幸。
评价高的人就不一样,它会认为你所处的环境是富足且安全的,分泌出的血清素也会更多。
你被认为是有能力解决当下的事情的,你会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一次改变带来的是机遇和转折。
这大概就是失败的人更失败,成功的人更成功,马太效应用来解释这个也很恰当。
在《人生七年》这部纪录片中,一个富人的孩子讲了这么一段话,他说:
“说了半天机会,节目里有个观点是我反对的。我们七岁时就想好了学术方向,后来我们多数人的确进入了这个领域,最后都实现了......好像我们都是一帆风顺,从七岁已经定型,但我们也熬夜拼命读书,读了无数的书,付出大量努力才进入大学,有些人却觉得,我们生来就有这些权利一样,我觉得这样并不公平。你们不知道我们过节也要打工,自己养活自己,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并不真实。”
其实,他们说的读了无数的书,自己养活自己,做这些事情时他们大脑中的“计算器”还是会分泌更多的血清素。
因为他们的家庭背景天生就比别的小孩子要好,这是一个坚强的后盾,“计算器”会认为你是有能力承担各种风险的。
你会有充足的家庭支持,让你平静自信,可以去做你乐于做的事情,你清楚未来的你前途是光明的,会愿意选择延迟满足。
而这带来的结果,就是你的成功。成功也是建立在成功的基础之上,你尝过了成功的滋味,这会让你感觉很不错。
所以才会有那句话,“努力,是会上瘾的,尤其是你尝到了甜头之后。”
03
正反馈环,由一个输入检测器、一个放大器和某种形式的输出组成。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信号会被输入检测器拾取、放大,然后发射出去。
打个比方,如果你失败过一次,输入检测器检测出的就是失败,是你的低落情绪和没有勇气再继续前进。
然后,它就会被放大成更大的失败,本来就已经失败过一次了,就会更没有信心继续了。
加工过后,这个信号再被发射出去,带来的就是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就像那只战败的龙虾一样。
失败之后继续失败,让你身陷囹圄。
而成功也会被放大,其后便是一系列的良性循环。当你开始拥有时,你会拥有得更多。
所以,失败更可能的,还是失败;成功接着的,更可能还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