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不了的地方都叫做远方
回不去的名字都叫做家乡
我一直向往的却是比远更远的地方
寻找一个能容身和写诗的田野
高晓松那句“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最近又火起来了。诗和远方,听起来太美好,太具吸引力。
就在今年,我的一个朋友和我说了那句很出名的一段话"现在生活太苟且了,我想去远方看看"是的,听到这话我沉默了,缓了缓说句"保重."
依稀记得那次离开的场景,他提上行李箱,然后买了一张廉价硬座票,坐上了开往云南的火车。去丽江、去大理、去香格里拉,去寻找心中诗和远方。
他离开后,不禁拷问自己:每天这么忙碌到底是为了什么?旅行,似乎成了人们摆脱现实苟且的一剂万能良药,人们高喊:“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人生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个人去流浪旅行,来感悟生命的真谛”。
背上双肩背包,挎着单反,骑着山地车,“我带着你,你带着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在西藏的大地上艰苦跋涉,用相机拍下三步一跪的虔诚朝圣者,在大昭寺门前的青石板上顶礼膜拜,绕着大殿推动下转经筒.再听一段喇嘛们的经文.发到朋友圈,最后陶醉下瞬间提升的逼格。
仿佛瞬间世界就美好,到达了你所谓的诗和远方.
记得卢梭说过,“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由是相对的,同样,苟且和“诗和远方”也是相对的。眼前的苟且不过是暂时的枷锁,是一种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卧薪尝胆”.
或者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和远方”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它只存在于人的内心。你可以赋予它诗情画意,也可以勾画出辽阔深邃。但终归你要面对赤裸裸的现实,尽管此时你的内心多了份盼望。
拿着别人的地图注定看不到自己人生路上的风景,套用别人的签名也活不出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往往不明白,他们所谓终其一生想要达到的“诗和远方”,到底是什么.
“诗和远方”“眼前的苟且”在我看来不是两个固定搭配,“诗”“远方”“眼前”“苟且”这四个词是可以自由组合的概念。远方未必不苟且,眼前也可以是诗。
于是有人感慨:为何你从西藏回来,却依旧俗不可耐?
其实,你到达的不过是远方的“苟且”。
没有文化的积累,你不过是“到此一游”
这一切源于你只是一个无知的看客,你对远方一无所知。
你不知道莲花生是谁,也分不清格鲁派和萨迦派的差异,你最多能背诵两行仓央嘉措的情诗。
所以你无法理解朝圣者的虔诚与执着,而喇嘛口中的经文不过是片嘈杂;当然,你更难以理解穆斯林心中的安拉以及基督徒眼里的上帝,你唯一可以炫耀的就是“到此一游”,而诗与远方其实与你无关。
美国总统约翰逊说:“一个人在旅游时必须带上知识,如果他想带回知识的话。”
文化的欣赏和心灵的感悟是需要门槛的,它需要你不断地去积累沉淀,不断地提升你的文化和素养,才能仰观宇宙之恢弘,俯察万物之丰盛,游目骋怀,真正到达人生的诗意和远方。
谁说柴米油盐酱醋茶不是诗,卡布奇诺和摩卡才是?
海子那句“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不就是最好的论证吗?没有苟且的环境,只有苟且的人生态度。我们如果不能把眼前苟且处理好,又何来远方?
哪里才是真正的远方,恐怕很多人都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远方已经成了逃离现实的避难所,凡是目不能及的地方就是远方,就是世外桃源。
在我眼里,诗和远方并不是一个地方,而是聚集了美好与向往的那些生活。那些朝思暮想、求之不得的,正是触摸不到的入口、诗和远方的真谛。
生活如诗,那么就保持优雅,活出精致的自己。除了工作,保持阅读,让平静和充实占领生活;保持锻炼。一个如诗的生活,应该有一个美好的体魄;保持有趣,时刻微笑,时刻沟通,时刻发挥创意,点亮无奈和死寂。
向往远方,那么就放宽自己的心胸,心才能带你看世界。穷有穷的玩法,富有富的玩法,去哪里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有敢走的心和广阔的见识。远方不仅是遥远的地方,更是不想走的时候,可以休息的地方。
当你有了足够的文化积淀,也许不经意间,你的灵魂就受到了启迪,而你的人生也将到达另一个高度。
庸者没有远方
达者的远方在脚下
智者胸中装着远方
青年的朋友们
带着你们的梦想起航
给自己安上翅膀
在天空中自由的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