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篮球技战术问题咨询中,涉及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自身某项或几项技术在平时训练中感觉还不错。可一到了赛场上就发现平时所掌握的技能根本使用不出来或使用的不好。
从教练的视角去看,一名球员可分为比赛型、训练型、全能型。比赛型球员在赛场上的发挥一般要好于平时的训练,经常会给队友、教练带来惊喜和意外的收获;训练型球员往往在场下训练时表现很稳定,但一到了赛场上往往哑火或短暂消失;全能型球员则是场上场下都表现的很稳定,波动较小。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心理因素的影响可能占比重较大。训练型球员在队内比赛或教练安排的各项训练内容中,心理环境趋于稳定,周围的环境也相当适应,因此其表现也符合自身的正常水平。而正式比赛中,对手、外界环境等带来的陌生感,会转换为肌肉僵硬、头脑不清晰等表征现象。因此,心理机制的不稳定有可能成为突破瓶颈的阻碍之一。
第二个层面是训练方法上的,如果平时在练习某项技能时并不能够模拟比赛的真实环境与强度,那么你的这项技能很可能在比赛中就无法运用出来。举个例子,很多朋友想提高弧顶区域的三分球投射能力(稳定性、命中率等),而平时的练习方法就是一个人或两人一组每天重复的投进多少个三分球。
这种机械的重复在前期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能够帮助我们形成动作的定型与持续性。可有趣的是,我们在场上的三分球命中率却并没有因此得到提高。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上述的练习方法并不能模拟比赛的真实强度。
一旦度过这个阶段,适当的防守干扰训练以及在体能储备下降的时候进行三分球投射的练习就变得重要了。如果是一个人,我们可以用高标志物作为防守者,即使是一个静态的物体矗立在你的面前,你会发现自己的命中率也会大幅度下降。此外,我们可将折返跑与三分球结合起来,先进行一定数量的折返跑,在体能被消耗的前提下再进行一定数量的投篮练习,这样重复几组并坚持练习一段时间,效果也是显著的。
无论是投篮、运球还是其他高难度的组合动作,我们都可以试图去模拟比赛中的环境与强度,从而在比赛中更有效的运用我们的技能。它与突破我们的舒适区不同,舒适区更多强调的是难度而非强度、心理环境。在内容设计上,即使某项内容的难度已经突破了自己的舒适区,但如果跟真实的比赛情景半毛钱关系也没有,那么在我看来,这就不是一个好的训练项目。
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我身边有好几位朋友,他们都是右撇子,但在比赛中他们的打法更像是以左手为主攻手,经常从左路突破、左手运球的威胁性更强等等都是上述所说的表现。通过与他们聊天得知,大部分人都有这样一个经历:就是在某个阶段,他们的右手手指或手腕等部位受伤病困扰,在1-2个月的时间里无法频繁的使用右手了。
这变向的增加了左手的使用时间,更重要的是在这段期间,他们训练和比赛中不得不使用左手来完成各种动作。我始终认为,如果你想提高某项技能,就必须在比赛中(半场的小型比赛也可以)刻意的去使用这项技能。比如你的左手上篮总是使用不出来,虽然在场下练的挺好,但一打比赛就又回到了惯用的招式。这时候你就需要暗示自己,刻意的强迫自己去使用,哪怕选择的时机不合理,但只要有几次成功的体验,后面的阻碍就会越来越小了。
举这个例子的目的不是让大家故意把右手弄伤,而是强调各项新技能能在比赛中使用的重要性。在比赛的强度下,我们人体会下意识的选择平时最习惯、最舒服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比如当遇到2人夹击你时,如果平时就没有养成遇到夹击先看队友的习惯,那么真实情况必然是先低头看球。这一瞬间的决定并非经过理性思考,而是潜意识支配我们遇到危险要先保护好球别失误。
所以,我们需要迈出这一步,挑战自己的本能反应,当我们又一次想用右手来完成上篮时,强迫自己在比赛中尝试新的路线、步伐、动作。也许开始时你会失误几次,但不要气馁,坚持下去终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