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认知方法论的第二篇。是我参加吴伯凡老师在“得到”直播讲座的学习体会。
上一篇讲的是知行合一,本篇是格物致知。这也是一个中国传统哲学的概念。
对于格物致知,通行的解释就是:物是杂乱的,是各种各样的材料,要有一个个的格子,分门别类把这些物放在这个格子里头,形成有条理的整体性知识。所以格物,要先有格,然后再有物,有材料,把它编目整理,才形成格物致知。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容易形成一个误区,就是不断地收集各种知识,尤其是刷手机的时候,发现这也有用,那也有用,于是这也存储一下,那也存储一下。虽然收集大量资料,但没有分类整理,建立关联,结果就像是找了一堆砖头放在那里,再多也只是砖头而已,无法变成一堵墙。
这是一种通行的关于格物致知的解释。
还有另外一种解释,说格本身就是实践,就是博弈,格斗。格斗就是一种博弈,快速博弈,快速争斗的一个过程,跟物之间进行快速的博弈。就比如军事上的侦查,有一种方式叫做火力侦察,就是通过火力袭击,诱敌还击,以暴露火力配系,从而判明兵力部署、阵地编成等情况。这就超越你简单的观察,因为不管你有多细致,你不跟他进行直接的博弈,不能够进行直接碰撞,你是不知道它里头真正的秘密是什么,你侦查了半天,打起仗来的时候,发现有很多的地堡你没有发现。原因是你只是观察,所以,真正有用的侦察往往是火力侦察。
这个火力侦察就是我们说的格物,跟外界之间不断地博弈,也是一种刻意练习。所谓练习,其实就跟目标、跟外界、跟他人之间进行反复地博弈以后不断地去除那些没有价值的东西。
管理的定义就是去掉一切不创造价值的环节,就像米开朗基罗说的,雕塑是什么?雕塑就是去掉一块大理石上不属于大卫的那些出来,大卫有出来了。
但是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过程,为什么米开朗基罗拿一个凿子,一锤子上去,石头就往下掉,当时他的仆人看到的时候,说好可惜,这么一块大理石就掉了,真担心被他给毁了,一会儿一个雏形就出来了,然后更细地琢和磨,这两者都要有。中国古代讲琢磨,如琢如磨,琢是比较粗放的成形的,磨是比较细致的打磨,琢和磨两者都需要,,最后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形象。
我们的认知也是这样一个过程,你是一个跟目标之间的反复的接触、正面的接触、互动式的接触以后,去掉自己不该有的那些东西,这个真知就出来了。格物致知就是这个意思。
事实上,不管是哪一种解释,其本质都是一种认知的迭代,通过持续的践行、尝试,形成并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
查理·芒格说过一句话:简单是长期努力工作的结果,而不是起点。
我们通常所说的“化繁为简”、“殊途同归”,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当我们通过“学习、践行,思考、总结”的循环不断刷新认知,逐步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后,就能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与之对应的另一句话是: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
这就是我们可能陷入的陷阱——单环学习,叫做“熟练的无能”。
因为过于依赖某一工具,用的顺手,从未想到过还有其他工具可用,结果被局限在一个框架里了,于是会发现有些问题用这个工具根本就无法解决,这不是你不够熟练,而是根本用错了工具。
查理·芒格,他是一个非常善于阅读的人,而且阅读的跨度非常大,从物理学、生物学到气象学、哲学。他认为,任何一种学科的视野在给予你认知方法的时候,都可能在囚禁你的思维。因此,他通过大量学习建立自己的工具箱,在投资领域能够从多个维度的分析,避免单一维度带来的思维盲区。
当然,知易行难,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互相冲突的观点,我们的认知框架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结论,而且都能自圆其说。所以,如何更新自己的认知框架,避免陷阱,是需要经历长期的训练、试错的过程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