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上班路上见到两对父子。
走在前面那对父子,儿子自己走路,爸爸提着书包和装着被褥的包,和儿子并排走。俩父子的表情都很平和,大概是父子俩都习惯了这种上学放学的模式,孩子不闹、不抵触上幼儿园,爸爸送得也很轻松。
走在后面的父子俩不一样,爸爸抱着儿子,手上还提着书包和被褥。我猜测,可能是这个儿子调皮非要爸爸抱,或者是累了不愿意走路、亦或是早上有情绪不愿意上幼儿园,总之,这一刻是父子俩亲密接触的一刻。多少父子缺少这样的亲密接触啊,我觉得,抱着儿子的爸爸应该感觉到幸福。然而,我看到这个爸爸的表情并没有幸福感,相反,是一种不开心、焦虑的感觉。也许,他觉得儿子不愿意走路,让他抱着上幼儿园,这个行为让他感觉到丢脸,尤其是有旁人看一眼的时候,甚至是有前面那对父子做对比时,这个爸爸内心会更难受。我细琢磨了一下,这个爸爸脸上没有幸福感,是因为他把注意力放在了别人身上。他在意的是别人的眼光,忘了此刻应该向内求,尽情享受和儿子亲密接触的亲子时光。
我想起原来的自己。曾几何时,我的孩子也是在上学或出去玩的路上,总缠着让我抱。我拗不过抱了起来,但是,当我看到别的孩子都不用妈妈抱,或者遇到熟人被打趣一两句时,我感觉脸上挂不住,很难堪的感觉。我把这种难堪的情绪转而发泄到孩子身上,往往找个孩子的错处训一通,然后借口不抱孩子了。其实,如果那时候的我知道向内求,而不是关注别人的评价,那我应该是尽情享受此刻的亲密接触的亲子时光,我应该是感到幸福的。
有时候我不希望孩子太粘人,真的担心多抱抱孩子会把孩子惯坏了。后来听到一个治愈的方法:如果孩子粘妈妈,妈妈每次都不拒绝,甚至表现得比孩子更愿意让他粘,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会那么粘妈妈了。因为这样的孩子每次都求有所得,他的内心是丰盈的,爱满则溢,自然不会一直索取。相反,假如孩子经常求而不得,那他就会反复索取。假如始终得不到满足,孩子的内心有缺失,势必会以其他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的孩子往往表现得固执、倔强、任性、爱发脾气等等。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我们当父母的能抱他的时间很短很短,应该珍惜还能跟孩子有亲密接触的机会,好好享受其中的幸福。
学会向内求,能极大提高我们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