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喜欢清静,喜欢一个人独处。喜欢一个人边干活边听音乐,边听散文,小说。喜欢一个人坐在窗前看远处的雪山。喜欢一个人行走在城市最僻静的一条街上。听着曲调悠扬忧郁、缠绵悱恻、柔情似水的歌曲,沉醉在凄美的旋律中。沉郁的心灵似乎找到了放牧的草场,是那么舒心、惬意,放荡不羁。随着旋律一直流淌、流淌到远方...
我们曾经行走在城市,在人群中跋涉。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总感觉自己是一片落叶、一只陀螺,既没有方向,也没有归处。心好像被放置在空旷的原野里一样孤单。或许,每个人都有一颗孤单的灵魂吧。因为孤单,曾希望有一个灵魂能相伴而行,希望有人能懂,被理解。
那年深秋,我吃过晚饭,站在医院附近的桥头上,看着冰冷的、哗哗流淌的河水,心中从未有过的失落和孤独。多年以前,刚走出学校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一个人漫无目的的行走在河边,没有目标,没有方向。茫然失落无助,觉着自己是一片浮萍、一只漂流瓶,随河水任意漂泊,一颗孤独的心无处安放...此刻多么渴求,渴求有一种方式,能够让心与心坦然面对,相拥而行。
可是,生命本就是一场孤单的旅行。无论怎样千回百转,寻寻觅觅,我们依旧是花瓣上的一滴水,天空里的一片云。即使融汇了会怎样?就不会再分开了吗?不,水还是会单独行驶自己的使命,云还会独自飘行。心灵相拥了还是会慢慢分开,终究独自旅行。周国平说,“即使两个人睡在一起,还要独自睡去。”
《百年孤独》里有一段经典台词,“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都要用寂寞来偿还。人生就是一场单程独行。一个人的成熟,不在于我们精于世故,而在于是否学会于孤独和平相处。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之后是便是成长。”
一颗心终究要成长,终究要沉淀下来,归于平静。找到适合灵魂安放之处。
独处,是一种清欢,是一种享受,是一种静美,更是一种修炼。无需外界的阿谀奉承,不必周旋于无用的社交中,不需猜测周围的好坏,把心安放在灵魂深处,自己与自己轻松自如的对话。也许,在外人看来,你是孤单的,不合群的,但自己是愉悦的,快乐的。静静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何尝不是一种静美!
我一边听着文章,一边干着活计。闲暇下来看看书,码码字,有了爱好,有事干了。也慢慢改掉了拖延症。在独处中慢慢成长,磨炼。
清晨,听着汩汩流淌的音乐。一个人行走在一条小路上。轻松自由,快走、慢走、前进后退。随心所欲,不受约束,不受限制,让心灵在大自然中再一次净化洗涤...
有时候反复听一首循环播放的歌曲,心中的烦恼随着脚步和音乐被风带向远方,狠吸几口空气,觉着从头到脚都是轻松愉悦的。
夏日,我一个人置身于空旷的原野,我从不感觉孤独和寂寞。而是释放着积攒了多年的忧郁和烦恼,让灵魂慢慢沉淀,慢慢找到停靠的港湾。
看着眼前的一片湛蓝,那种蓝是浅浅的,就像是块蓝水晶,它给人的感觉是那么纯洁、清爽。望着它,我整颗心仿佛都是空的,只有眼前的这个蓝天。这时候,深吸一口蓝天带来的空气,好清爽啊!云儿也跳着舞飘来了,在云们的衬托下,天空越发地湛蓝了,越发清纯了。
此时,干脆停下手里的活,望向远方。远方雪山上的雪是那么洁白,和天连在一起。感觉天空那么遥远,又仿佛触手可及。看着眼前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不仅感叹大自然之绝妙。曾听人说过,“她心烦的时候就去大自然走一走,回来就心情愉悦了。”
是啊!和大自然相融的美妙,何尝不是一种修炼,享受,是一种辛劳后的甘甜。
独处,是安静,是清欢,是自由,是一种心灵放松至极的一种状态,是一种释怀后的淡然。杨绛先生曾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发现,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今夜,我一个人行走在村子旁边的森林公园里。看着路边一闪一闪的霓虹,悠闲地踩着林间小道。我走了几个来回都不舍得离开。我知道,我心里有一扇门我舍不得关闭。我享受此刻独处的妙处,我渴盼着灵魂有一个圣洁的安放之处。在独处中体味自我,放逐自我,体味宽容,学会宽容。忘记伤害,学会感恩。体会生命最真实的意义。回头一撇,我看见大朵大朵的鲜花正独自盛开,纤尘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