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读书,看到一段趣事。
林清玄在家写书,读幼稚班的小儿子在看电视。电视里正播着大美人林青霞的片子。只听小儿子嚷嚷说,爸爸,为什么林阿姨的名字与你的名字只相差一点点,可你那么地丑,而林阿姨好靓哦。
当时忍俊不禁,觉得童言无忌,只有天真的孩子才会认为两个相像的名字应该代表的是两个相像的人吧?
后来逐渐发现,长大之后我们虽然知道哪怕同名同姓也可能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但在某些看起来相似的概念上,却仍然一再混淆,与幼童无异而不自知。
比如“安全”和“安全感”。
在日常生活中,这两个词的使用几乎没有明显的边界。像此前各种非典、世界末日、福岛核电泄漏等事件发生时,人们总会做出疯抢某种物品的举动,尽管官方一再辟谣,但人们仍选择靠囤货来确保安全。所以,虽然安全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可以被量化和衡量的指标,但很多人对于安全标准的认定,大多还是取决于自身的“安全感”。
不论追求的是“安全”抑或“安全感”,总的来看,人们的最终目的,其实都是为了让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能活下来甚至活得更好。
可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靠追求“安全感”来确保“安全”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认为某种职业是铁饭碗,进去之后高枕无忧得过且过,逐渐丧失拼搏的动力,有朝一日突然“被下岗”;
认为对方条件差长得丑没有出轨可能性,最后发现花心与否跟自身条件并非成正比;
认为某些投资项目没有风险只有收益,听信过了这村没这店的忽悠,为保下半辈子安全把毕生积蓄悉数投入,结果赔的倾家荡产。
更惨的是,这些人很难从失败的打击中复苏,他们会像祥林嫂一样不断重复:“明明应该是万无一失的,怎么会这样?”
他们无法理解“安全”和“安全感”之间的区别,因此不知道自己是在做一件南辕北辙的事。
真正的安全,应该来自于对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分析之后,去做那些胜率确定高于50%的事,并不断想办法提高获胜概率的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一切都有清晰的推理,每一步应该做到哪种程度都有明确的标准,并不断根据环境和趋势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节奏,培养前瞻视角,确保活在未来。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不断重复学习实践反思的循环,但每天坚持更新概念,终究会看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