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19:41,老爸打电话给我,口气凝重:“你妈刚才洗澡时摔倒了,头磕破了,流了很多血……我就一个人,刚才忙着清理、忙着止血,现在让她去医院,她不愿意……你要不现在过来,假装有事路过,劝劝她……”
那一霎那,我的感觉是无语,出了这样的事儿,还要找借口劝上医院?不应该是打120吗?!老妈尽管性格上也较刚烈偏执,但这样的事上面,轻重了然,为啥还商量?!赶到现场,尽管老爸已经清过,但还是有多处血迹,倒推一下,确实也能想象当时出血应该不小。
妈平躺在北厢床上,面色苍白,不住地呻吟,枕巾浸了血后都有些发干;伤口在头顶右下侧,用手电筒照了下,因为血湿了头发,伤口掩映在几绺发块下,感觉口子有五六公分,血大致上是止住了。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上医院,没必要理论、没必要劝说,直接让老爸去找到衣裤鞋袜,拿来一样,穿戴一样,最后扶起瘫软的老妈,直接背起就走!后来在开车时,猛地想到,打120会不会更妥帖,因为毕竟人家专业,那时的自己也并不确定,背移是件合理的事。好在没什么意外,路上交通灯也很给力,五分钟就赶到了医院的急诊室。
到了医院,确实就安心很多,不得不说,在那样的情境下,对专业的信任感是无条件的。问诊—吊水—检查—缝针—打针,一系列操作下来,妈安静了很多,面色也逐渐好起来了。这时,自己才放下心,开始说笑了!不过,抢救室床头的那个监测仪始终报警,因为老妈的血压居高不下,收缩压基本在170以上,舒张压居然也过百!由于过往老妈从不上医院检查,加上日常走路骑车的量很多,所以压根儿没想过有高血压的问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的念头居然是:好在有这次检查,否则还真不知道她的身体会有啥问题。
因为自己工作的原因,很清楚老年人最常见的意外就是摔跤,当自己的亲人真地出现这样的状况,对于过程中的微观感受更加清晰了。昨晚虽然是紧张焦虑的一晚,但结果终归还是让人安心的。再后来,大哥和二哥们的问候齐齐过来,让老妈的内心感觉,还是暖的。老人不怕痛,但儿女的关心却可以让她舒心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