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想写的标题是:《稻香老农在简书如何点燃理想放飞自己》。
临发表时,我改成了现在的题目。
这题目,多刺激啊!又是多么能说明问题啊!
首先,我得声明一句,稻香老农是我的三哥。但是,古语有云: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所以,我写一写我的三哥,应该是无可厚非的。
我已经写过很多次我的三哥了。
但这一次,我想写的是稻香老农如何在简书上放飞自己的梦想的。
诚如大家所知,稻香老农在当年其实是一个未能圆他大学梦的高中学子。然而,那个时候的稻香老农,是一个典型的文学青年。80年代的文学青年,其实是含金量极高的文学青年。这个不待我说了。
后来,他弟弟,也就是我,考上了大学,重新点燃了他上大学的激情之火,于是,再次复读。然而,命运残酷,高考无情,他又一次败北。
这以后,他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难,尝试过很多工作,最艰难的日子,是拿着农具在田野里耕种。
我在扬州读大学时,三哥与我共同在一个屋檐下生存。我大学毕业后,我与三哥的来往就少了。一来,我在学校里有一个小房子,从此告别了风雨茅庐,有了一份固定的工作与固定的收入,更重要的是,有了一份自己喜欢的事业——语文教学。
其实,在我真正走出蒲塘那个贫穷的家以后,我们的三哥也离开了那个家,他到江南打工去了。在打工的日子,我们的三哥过得非常开心。那时候,他常常给我写信,他告诉我在外打工的快乐,在外打工所看到的外面的世界。他更开心的是他能买很多书。我现在基本上可以断定,是那个时候所看到的更多的书,是那个时候世界在他面前打开的窗口,让他日后的写作有了更为长足的进步。
他知道我的工资不高,于是,常常给我寄书。
三哥寄来的书,大多数还是现实主义作家们的名作,偶尔,会夹杂着一两本现代主义流派的作家。
我也是在那个时候起,开始真正接触现代主义文学的。
而非常有意思的是,在这之前,我先接触的是现代主义文论而不是现代主义的作品。
再后来,我在家乡工作四年后,调动到盐城市时杨中学工作,与我的妻子团聚,过小家庭的日子了。
本来我回老家的次数就不多,到了盐城后,回老家就更少了。后来听说三哥结婚,便回去了一次。再后来,我们的三哥生了女儿,我们便回去看望孩子。
再后来,三哥远走云南。
从那时候到现在,二十多年了,只在电话与三哥联系。
现在,我偶尔会寄些书给三哥。
说实在的,现在,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在简书里,都觉得三哥并不遥远,也觉得从前的日子并未远去。
这其中的原因,可能就是书将我们弟兄俩的心灵拉近的缘故吧!
我在简书上开出账号时,我们的三哥其实并不知道有简书的存在,后来,我将他带到了简书。
没有想到的是,我在简书,经常来来去去,没有个定时,也没有个定性,可是,我们的三哥,却始终坚守在简书上,甚至我告诉他,我又发现了一个新的写作平台,而且,会有更好的发展的平台,如百家号、今日头条等,三哥也不为所动,始终坚守在简书。
最近,我惊异地发现,一直戴着近视眼镜的稻香老农,在简书上写作,其实一直是在自己的手机上写作的。更让人很难想象的是,他就这样在简书上写出了1695566字的作品,就是170万字啊!
如果以20万字作为一本纸质书的体量的话,那就是差不多9本纸质书了。
我知道的,他还与我们不一样,我们有时候就是搬运自己过去的现成的作品。稻香老农是一个字一个字在手机上抠出来的。
太了不起了!
现在,轮到我思考一系列的问题了:
稻香老农为什么坚守在简书?
稻香老农为什么这样坚持不懈地写作?
他图个啥?
我承认,我只能想明白一点:简书上有他的很多朋友,简书上有他的很多文友,简书上有他的读者。
一个作家,一个作者,是不可以抛弃他的读者的。
特别是在这样一个网络发达的时代。
除此之外呢?
我承认,我必须得好好想想,才能想明白这其中的奥秘。
当然,如果稻香老农自己告诉我们,则是我们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