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接触到一个文学方面的公益组织,从刚开始被他们对梦想的热情感动,兴冲冲的加入,到如今的力不从心,苦苦挣扎,几多无奈几多感慨。
在这个快餐文化时代,这个被名利膨胀了的时代,这个鸡汤满天喷的时代,纯文学可谓举步维艰。不说远的,就自媒体这个群体,一篇写的很好的回忆录和一篇关于赚钱类的文章,谁的点击量更大?毫无疑问,是赚钱类的。不管你是否承认,不管你喜不喜欢,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人们渴望成功,渴望金钱,渴望名利,不说理想,就只是为了生存,钱也是首要的,先生存后生活。大部分人都没有富裕到视金钱为粪土,大多数人也都没有闲到研究别人的回忆录的程度。所以这种心态是可以理解的。
但文人也要生存,他们本着对文学的热爱,一直在苦苦追寻文学梦,拿着只够地买沟油的稿费,却做出了五星级酒店的大餐。可悲的是,这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在物欲无限膨胀的今天还能坚守本心已实属不易,还得被人拿来比较,甚至受人指责。
基于这种现状公益组织的发起人就想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吸引文学爱好者,帮助那些有才华的人逐渐成名,或者说仅仅是让他们在文学的路有一群伙伴,大家互相鼓励着前进,也许能稍微顺一点。
于是他们开启了追寻文学梦的漫长旅程。由于他们本就有很棒的文学功底,没过多久就吸引了不少文学爱好者。他们聚在一起聊文学,聊诗歌,也谈生活。以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他们的作品展示处,他们的严格认真,保证了公众号推送的文章的质量,也因此吸引了更多的文学爱好者。
随着文学社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事需要有人来做,越来越多的问题等待解决,而大家都是业余无偿付出的。如今的社会,大家都顶着极大的生活压力,单单是工作就让不少人无法喘气,再加上家庭,还有文学社,着实让不少人筋疲力尽,力不从心。但文学社发展至此,都是自己的心血,谁都不可能说不管就不管的,于是就挣扎就开始了。
而在挣扎的过程中,有些人开始怀疑,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有文学梦,怀疑以牺牲文学创作时间为代价来打理这样一个公益的文学社是否值得,怀疑当初是否高估自己的了。
在挣扎的过程中不少人也渐渐知道了自己真正需要的,真正喜欢的是什么。那么问题来了,文学社要怎样继续?
一个人主动去做许多事,要么为了利益,要么为了人情,要么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渴望。而为人情而做的是无法长久的,经不起生存压力的考验。真正能对文学梦发自内心的渴望又能扛住生活的压力,长期无偿付出甚至以牺牲其他东西为代价的人,少之又少。
文学社本身又是非营利性组织,更谈不上以利益来驱使大家主动做事了。有的只是不那么实在的未来,可未来会怎样,谁都不敢打包票。
那么文学公益之路如何走下去?是否可以像其他公益组织那样在社会上拉取赞助?会有人愿意为文学梦买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