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年级为单位的成长展示课,按规定,我已经不需要我出课了,但是我就是要把自己扔出来,当成靶子,体验哪怕是遍体鳞伤的成长。
话题里的融合课,到底该怎么上?我们认为,当我们回到认知最初的状态时,并没有学科的,所以融合课程里的学科,自然是作为工具,去解决认知的问题。所以我决定通过部编版五年级的《松鼠》这篇科学小品文的写法学习,帮助学生完成话题任务中航船介绍的写作。
我的目标:
1.提取关键词,明确文章的结构。
2.感受说明文抓住主要特点、使用说明方法的特点。
3.迁移运用以上技能进行航船的迁移写作。
我一开始提了这样几个问题:
1.这篇文章写了松鼠的那几个方面?
2.写出了松鼠的什么特点?
3.与《太阳》相比,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但是我看着我这几个问题,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我也说不上来哪里不好,就是感觉。。。嗯,太赤裸裸了。像一份阅读理解的考试题目,一点都不艺术,简直就是——太无趣了。
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中描述的“应对”的课堂、干国祥老师书中描述的理想课堂、那些公众号上描述的台湾教师的课堂...所有这些,带着一股强烈的磁场,深深吸引着我,我的脑海中充斥着“智力挑战”“对话”“与生命的联结”“自我建构”这些字眼......
我喜欢当堂听孩子们的声音,我喜欢看孩子们提前做的任务单所暴露的问题重新建构课堂目标,我喜欢去捏一个能够激发学生智力挑战的问题...
于是我开始了两天的思想斗争,我围绕着问题的提出,整整压榨了自己两天。
我将课堂流程和问题修改为:
1.梳理结构:
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你的是5条,她的是3条,到底是你多了还是她少了?(我自认为这是一个更有挑战的问题)
我们交流一下,看看到底应该有哪几条信息。(尽可能去解决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
2.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松鼠?你能否从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来形容?为什么这么说?(我自认为这比“松鼠有什么特点”更生活化,更贴近真实的问题)
3.同样是写事物,这两篇文本有什么不同?
整理好了流程,我开始了第一次试讲。结果我用了一大半的时间,只处理了第一题。
而且整个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滴“对话”和激发“智力挑战”,我问了很多可能比较多余的问题,类似于“准备好船的同学举手?”“你来描述一下你的船”“你会不会选择上他的船呢?”,我感觉孩子们已经被我搞乱了,最后简直是昏昏欲睡......
课后同事们给我提了宝贵的意见,我深深滴体会到自己离那个理想中的“应对”的课堂,还差的很远。我决定去掉那些细碎的想要挖出孩子们“智力盲点”的并不高明的问题,直接按照传统套路,直接问问题。
并且我深深体会到自己课堂语言的啰嗦,当我决定要从日常生活开始精炼自己的语言的时候,我在一顿午饭的某一分钟里忍住了三次发言。
当我确定要稳扎稳打的时候,很快我就磨好了课。试讲也十分顺利。
正式上课,也比较顺利,但是我心里也清楚,这并不是我理想中的课堂。
本次成长课的高光时刻在评课阶段,高老师和肖老师的点评,让我对融合、对基于学生学习的课堂有了新的认识。
于是我对这节课进行调整和重新建构:
1.基于真实情景的话题任务设计。(我们之前虽然有任务,但是标准没有给孩子们,所以孩子们的内驱力也不足,不知道到底做成什么样子。)
2.呈现孩子们在航船写作中的问题,比如结构上的、表达顺序上的混乱重点解决(直接借助文本的力量),语言细节表达的次要解决(因为这一部分不是短时间能出效果)。
3.针对写作中的问题,选择更恰当的文本,比如《格兰德船长的儿女们》当中对邓肯号的介绍,《大航海》中对各种船舶的介绍,这样的文本远比松鼠更能直接给到学生支持和帮助,不能为了使用教材勉强。
4.话题任务的设计还是更应该聚焦话题目标,航船的设计虽然也是航海家活动的一部分,但是真正与“地理大发现”或者“改变东西方格局”这样的话题目标相隔甚远,所以也有些牵强。
经过这次成长课,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诸多问题,课堂语言的使用、课堂问题的设计、学生学习主导的课堂、话题的融合、文本的选择...感谢五年级团队给我的舞台和力量,感谢高老师和肖老师的帮助,未来的路,不放弃任何成长和挑战的机会,因为我们始终坚信:须百折不挠,才不负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