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藏两个月的实习结束了。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我把一些所见所想整理出来。作为学人类学(Anthropology)专业的大学生,我想试图用这个学科的思维方法解读一些事情。
三个月前,我开始在西藏一家手工藏毯制作销售的公司kwj实习。公司1994年在拉萨成立,现在有约30为藏毯织造工人和三名汉族管理层。而在我实习一个月的时候,在西藏山南地区的一座新工厂投产,我便跟去了山南。在公司,我主要负责通过资料挖掘藏毯的历史文化价值、拍摄宣传照片、观察员工的生产状况等等。
而我前往西藏实习的私心是回答自己的几个问题。今天我便来说说其中之一:少数民族在全球化和工业化中到底处境如何?
首先看看kwj工厂中藏族员工的经济状况。员工们每天工作12小时,每周6天,但每月工资不到两千块钱。这很明显不够花,员工们因此和老板频繁有争执。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藏族员工小时候持家种地放羊放牦牛,过着藏民原本的生活。但在经济资本化后,想找到工作不得不和汉族竞争。大部分藏民没有受过汉族教育也没有其他技能,很多只能从事低收入的手工工作,或者在茶馆藏餐馆当服务员和在工地打工。简而言之,融入工业化社会的过程中,少数民族的藏族在根本无法和汉族竞争(因为这本来就不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却不得不融入其中),只得被边缘化到底层的工作。
第二,卷入现代社会对kwj藏族的社会组织形态产生了什么影响?虽然不清楚藏族原生的社会组织形式,但变化一定是很大。因为首先,kwj的藏族员工们如今直接被辖的“工厂”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新事物。而资本主义经济下工厂建立的基石是制度化。因为如果要把效率和利润最大化,规模化生产是必然。这就意味着需要建立制度来规范化一切:上班时间,工作时长,按什么标准计算工资和评判产品质量... 我们习惯了生活在由制度来规范的世界,而藏族员工们显然对此极不适应。他们不理解打考勤的含义,认为用量筒计算染色时加硫酸量很奇怪(以前十多年一直是“凭感觉”加硫酸),也不明白为什么不能在需要时离开工作去转经或回家一个月收青稞。因此,能在工厂建立制度,这个对内地公司来说不容置疑的事情,却让kwj的汉族管理层员工伤透了脑筋。
未完 下篇解读的角度是文化和个人.
注:这个系列的目的并不是认为资本化和工业化不好要回到过去,或者政府如何亏待了藏族人,而是试图客观地分析这些趋势对一个不同民族产生的影响。以此,希望这些问题未来有被解决或缓和的希望。发现和指出问题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的嘛。
J.H.
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