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我总是害怕一大堆人
我问当事人:“如果排一个顺序,你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当事人回答说:“社交恐惧。”
我问:“在社交恐惧中,最让你害怕的是什么?”
当事人回答:“从一大堆人眼前走过去。”
我渐渐了解到当事人存在一种情境性恐惧,对他而言,最可怕的情况总与“一大堆人”联系在一起。具体来说,他最害怕“有一大堆人看着”。
当事人第一次前来咨询,是因为遇到一件事让他难以抉择:他的哥哥要结婚了,按道理,他要回去参加哥哥的婚庆,帮忙筹办一些事情;但是,按情绪,回去面对那一大堆人,他实在害怕。在平时的生活中,当事人总是尽力回避任何会有一大堆人出现的场合:饭厅、会场、公司来人参观、同事约请吃饭等。当事人说:“不管在哪里,总有一大堆人看着,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之二、一大堆人在你的脑子里
探索发现,“一大堆人”不仅存在于现实里,还在当事人的头脑里,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当事人头脑里的这“一大堆人”,会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地方出现,使他感到威胁无处不在。甚至,因为他的意识里存在一个“一大堆人”的意象,使他一想到“一大堆人”,就会紧张不安。
我们需要探询“一大堆人”的来源。现实中的“一大堆人”来自何处,无须了解;当事人头脑里“一大堆人”的意象是怎样形成的,这需要探索。当事人的讲述把我带回到他幼年生活的村庄,那里人事纷纭——家里的人、村上的人、亲戚家的人、活着的人、死去的人、早已迁徙他乡的人、仍然住在那里的人……他们至今都还居住在当事人的头脑里,构成了“一大堆人”的原初意象。后来,当事人离开村庄,出去读书、工作,一路不断遇到“一大堆人”加入进来——中学、大学、工作单位、城市的任何一个地方……当事人说,“到处都有一大堆人看着,这对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这个世界,简直没法呆下去了。”
之三、我要给一大堆人“表演”
据当事人回忆,他最开始产生对“一大堆人”的恐惧是在高考之后。当时,他的高考成绩是全市第一名。去学校拿成绩的时候,他很不想去,因为“怕他们夸我,说我为学校争了光”。实在推脱不过,只得硬着头皮去了。那天,看到老师和同学聚集一起,“一大堆一大堆的人”在那里谈笑着,他感到“十分紧张”。从此之后,他开始害怕任何有一大堆人的场合。
“怕他们夸我”,这话听起来有点奇怪。了解当事人的成长经历,发现他自幼是一个人见人夸的乖孩子。他生活在一个村庄上,每个人都说他文静、乖巧、漂亮、聪明,像一个女孩。在他的印象里,“像一个女孩”就是一个好孩子。于是,他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很文静,就像一个女孩一样。父母为他感到骄傲,说他懂事,成绩好,天天坐在那里读书,不跟其他孩子在一起玩耍。妈妈带他出去的时候,别人都跟着看他,都夸他有多好,都羡慕他父母养了这样一个又乖顺又漂亮又聪明的孩子。他简直成了当地的传奇和神话。
受到别人关注和赞赏,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怕从何来?当事人下面一段话颇耐人寻味:“每个人都说我乖,我就表现得乖,生怕露出一点不乖来。我走出家门,不管到哪里,都有一大堆人在死死盯着我看,都夸我。后来,我变得越来越害怕被人夸了,我心里明白,只要我出一点点差错,就不知道他们该会怎样说我了。”
我们做一点分析,当事人真的是“怕一大堆人看着”,“怕他们夸我”吗?他以为是这样,但实质上可能正好相反:他不是怕被人看,而是害怕自己一时表现不好,自此不再受人关注;他也不是“怕被人夸”,而是害怕自己稍出差错,别人会说“原来他……”,致使从此不再受人夸奖。自幼年起,当事人一直被人追看,被人赞美,就像一个明星。他一路走来,总是努力让自己表现得最好,好让自己一直这样受人关注和被人夸奖。他在别人的关注和夸奖中长大,不断牺牲真实,不断要求完美,每时每刻都要妆扮自己,为的是给周围的人观看,得到喝彩。他的自我成了一个在光圈里走动的演员,生活是他的舞台,“一大堆人”是他的观众。他表演着,享受着人们的赞赏,又随时担心会出现不测,生怕露出一点不乖,被观众喝倒彩。因此他怕,甚至在他考了全市第一的时候,也怕。
成长不易。尤其在一个人的幼年时期,他人的评价对自我概念的形成相当重要。我想起拿破仑·希尔的故事。他是家中幼子,母亲早逝,父亲兄长对他只有负面评价,以致他会故意去做一些坏事,好像是努力让自己与他们的评价相符似的。这样一来,家中和村里对他的恶评更多了。村落里一头牛挣脱缰绳跑丢了,他们说:这是小希尔干的。田野里一棵树被雷劈裂了,他们也说:这是小希尔干的。结果,小希尔身上的善被压抑下去了,他觉得自己本来就是一个坏蛋。后来,继母对小希尔的关爱与欣赏,使他身上被长期压抑的善释放出来,内心里成长的渴望被激发出来,自此他坚持成长,冲破种种负面评价,最终实现了真实的自我。
反观本文当事人的自我成长,我们发现了与希尔相反的情况:在他自我形成的过程中,他太多强求自己去迎合别人的关注和赞赏,压抑了许多真实的意愿,生怕露出一点“不乖”,生怕失掉关注与赞赏,以致他开始害怕“一大堆人”,躲避“一大堆人”,一个人长期呆在这种症状性恐惧里。但是,相反相成的道理也告诉我们,希尔可以从一个“小恶魔”的自我概念里重新找到真实的自己,而当事人也可以从一个“小神仙”的自我供奉里走出来接受自己的真实。一个真实的自己可以承认自己的局限,接受自身的“不乖”,可以走下幼年经验铸成的神坛,穿越完美苛求的一路封锁,从内部走出来,敢于真实,敢于犯错误,因而也敢于走进“一大堆人”。
之四、真实,所以不再害怕
对“直面分析”有所了解的人,比较熟悉我们对恐惧的临床观察。在我们看来,症状形成会有这样一个过程:有一种恐惧叫原生恐惧,它大多来自当事人的幼年经验;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原生恐惧没有得到适当处理,反而受到不适当累积,会在内部形成过度的无意识恐惧;无意识恐惧会激发无意识安全要求,使人不顾一切地要求得到绝对安全——这就为症状产生准备了充分的内在条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生活中随时会吹来一阵“东风”相助,让无意识恐惧有所凭依——即,无意识恐惧会附着于某事某物(或为偶然发生的一事一物,或为相类的诸事诸物,或不断更替的一时一物),使当事人对之恐惧不已,急欲除之而后快,从而让自己获得绝对的安全,这就形成了症状性恐惧。
本文当事人对“一大堆人”的恐惧,即是症状的恐惧,他相信自己害怕的就是“一大堆人”,而这种恐惧是没有出路的;第一,消除恐惧的对象,让生活中任何一个地方不再出现“一大堆人”,这是不可能的;第二,躲避恐惧的对象,避开生活中任何一个会出现“一大堆人”的地方,这不能消解恐惧,反而可能让自己更加害怕。而且,我们到底要躲避到哪里去呢?“直面分析”相信,症状的本质就是逃避,症状的出路就是直面。
直面之路的第一步,就是促成当事人领悟,他到底在害怕什么?为什么会害怕“一大堆人”?以及,走出症状性恐惧的出路在哪里?表面上看,当事人是在害怕“一大堆人”,更深一层来看,他是害怕“一大堆人”会对他做出评价:不乖。“不乖”是一个原型,其本质是“不完美”。当事人害怕“不完美”,实质上是因为他感到“不安全”。他似乎从自己的成长经验里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只有变得完美,才会获得安全。于是他不顾一切地追求完美,其实是为了满足内心无意识的安全需求,他一路追求而来,甚至以症状的方式继续追求下去。但是,出路不在完美,而是真实。
辅导的过程就是,我伴随当事人探索一条真实的路,走在这条路上的某个地方,我对他说:因为你想完美,才会害怕“一大堆人”。如果你能真实,就会走到“一大堆人”的中间去。后来,当事人有了这样的发现:因为苛求完美,我才害怕“一大堆人”,因为我是真实的,就不必害怕“一大堆人”。特别是,这句话非常重要:因为我真实,所以我不怕。
之五、副标题
这场辅导之后,我有一点感慨:如果我要给这篇文章加一个副标题的话,它应该是:“不要总说我乖”。心理咨询的经验不断在提醒我们:许多孩子为了“乖”付出了很惨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