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见一朋友发朋友圈说,不管你是在发信息看电影看新闻还是背单词写论文,只要你拿着手机,父母就觉得你在玩手机。我也有同种遭遇,奈何无力反驳。
寒假也渐渐接近尾声,不少人也纷纷收上行李重新踏上征途。大多数人都是因为想回家看看陪陪家人才费劲去挤春运吧。但是,细细回想起来,真正能放下手机陪父母长辈等的时间其实屈指可数。我身边的人们深有同感,相信你们也一样。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手机吧。
仔细想想,事实上我好像还真离不开手机。因为除了其基本的通讯功能外,还有很多地方它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譬如,手机上有闹钟,我需要它每天把我叫醒,这比初高中那会儿每晚伴我入睡的“嘀嗒嘀嗒”的闹钟声更讨喜;手机上有便签、电筒和计算器等等小应用为我的生活提供了不少便利;手机上可以下载各种学习软件,可以边走边记单词编辑文档等等;手机还可以下载各种手机游戏或者视频,帮助我消磨无聊的时光。当然,手机还可以帮我在写作的海洋里遨游,估计此刻大部分在看这篇文章的人都是在拿着手机吧。
总之,手机好像成了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很多人几分钟没拿着手机就很不习惯。所以,“低头族”的规模越来越大,成员的年龄也越来越小。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无论家庭聚会还是其他聚会上,大家不像以前一样闲坐在一块儿说说笑笑了,而是拿着手机忙着抢红包刷朋友圈等等。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的春晚,很多人都吐槽春晚并没有认真看,因为全程都盯着手机抢红包去了。我相信今年的春晚是有过之而不及。
我是一个感性的人,平时总挂念着年迈的爷爷奶奶,常嚷嚷着要回去看看他们。有一天,妈妈对我说:“你每次回去都说是去看爷爷奶奶,但你和他们坐在一块儿时一直在玩着手机,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一时语塞。是啊,每次和爷爷奶奶坐一块儿时,我总习惯翻手机,即使并没有推送新消息也没有需要处理的事情。所以,他们经常是询问我几句,我边玩手机边简单应付下后便无下文。
以前的我不是这样的。在还不知道手机是什么怎么用的年纪,我的娱乐解压方式更多,和朋友以及家人相处的感觉更好,每一天也过的更加充实更加开心。我是怎么了?为什么手机让我的生活更丰富,同时却又让我更空虚了呢?或许,“我”代表着成千上万的“我们”。
其实,回来陪陪家人的意义远远不只是“人”回来了,而是和家人一起购物下厨聊家常做点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而已。大家都尝试算下时间账吧,假如按一年两次与家人见面的频率计算,这一辈子和家人见面的次数也并不客观。更何况有些人还没有一年两次的机会。
手机里的世界远没有现实的世界来的真实而美好。总之,别做手机的“奴隶”,别让手机成为我们日后悔恨的祸根。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