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都说现在年味淡了,是因为关于过年的仪式感越来越少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以前过年才有得吃的,如今啥时候想吃都有。
就像包子,平时想吃都有买,到过年还会自己做的,也很少了。
很多人会选择去外面的包子店加工,话说我们家每年过年都是坚持自己做包子的。
包子从米酒发酵,到酵母面的制作,再到上大灶蒸,最后点红,都是老爸和老妈亲力亲为。
记得小时候老妈会先做一锅米酒,把它捂在被窝里发酵,有时候还要灌一个汤婆子,等米酒发酵好了, 跟面粉一起揉了再发酵。
儿时最期待做馒头的那几天,为啥又成“馒头”了呢?这就跟南方和北方的文化差异有关了,南方人才不管有馅没馅,都叫馒头,最多加个前缀:实心馒头、小笼馒头、豆沙馒头、青菜馒头……。
北方人这会儿估计被我绕晕了,怎么就馒头包子不分呢!别纠结,这就很前后鼻音不分是一样的,没啥道理!
回归正题,每到腊月二十三左右,家里就开始忙活了,大人们是真忙活,孩子们那叫凑热闹。
看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伯父伯母,一大家子在烟雾腾腾的家里转来转去,馒头出锅的时候我们就去吃一个,一个晚上不知不觉就吃了好几个,孩子们还喜欢最后的那一道工序——给馒头点红。
我们家馒头馅一般包两种,萝卜丝肉馅和咸菜肉馅,味道是很好的,可是做着做着,总感觉没了小时候的味道。最近突然想明白了,是因为老妈把馒头馅包得太多,外面的面皮子太薄了。
一口咬下去全是菜,好像吃的不是馒头,而是菜!个人觉得失去了作为馒头的本质特征。那么到底是皮厚点好吃,还是馅多点好吃?
这也是见仁见智的吧,早上我们经常吃银丝面馆的大肉包,丫头说她其实不喜欢里面的那一大块肉肉,她喜欢被肉汤浸到的馒头皮,哈哈,是不是很另类。
我也更喜欢馒头的面皮松松软软,咬下去有弹性和嚼劲,要不就失去了吃馒头的感觉了。所以我更喜欢皮厚一些的馒头。
明天老爸老妈就要蒸馒头了,我刚好休假,重温一下小时候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