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雕琢人生
春暖花开日,幸福回家时。
因为早早把父母从乡下接到了身边,自己又是家里独子,爷爷奶奶也都不在了,所以也就很少回老家了。
现在常挂嘴边的回老家,都是指回老丈人家。
最早的打算是要把老丈人他们接到城里。也曾经尝试过住在一起,但是实践证明:一、他们不愿意舍弃自己熟悉的环境。二、和我们住在一起总觉得别扭拘谨。
目的是让他们去享福,如果反倒让他们这么纠结,还不如让他们在老家过熟悉的生活。毕竟距离也不远,抽空可以回家看看。
老丈人家离自己住的地方大约80公里,车让这个距离变得不再遥远,不紧不慢,一个半小时左右的车程。
工作相对轻松,时间比较宽裕,偶得两天时间,就会和妻子商议:咱回老家吧?妻子也经不住自己忽悠,每次都随我的意。
一般的节奏是半月到20天回家一次,有时候心血来潮,一周一次也常有,印象中最长也不超过一个月。
这一次,四天回家两趟。一是因为清明,再一个是表弟相邀,顺道回家喝一杯。
一听说要回家,自己什么计划都不管不顾了,毫无免疫力般就答应了。虽然有回家和表弟喝酒的嫌疑。
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要一有时间就想回家。如果硬要找什么理由的话,不同阶段又各有不同。
刚结婚那几年,还没有孩子。回家无非就是为了吃喝,还有就是为了抓鱼抓鸟。当时,生活比较拮据,每次回家,丈母娘都会做些大鱼大肉,自己无肉不欢,乐此不疲。于是很快把自己吃成了胖子。
老丈人也是老顽童,喜欢抓鸟、抓鱼。村子离大沽河很近,条件得天独厚。
那时候目的很单纯,回老家,无一例外地央求丈母爹去河里抓鱼,晚上下网,早上收鱼。抓鱼之乐不在吃,而是抓得过程。
有吃有喝有玩,当然想回家,但这只是表面现象。
父母说的话很多都是骗人的,对孩子,他们习惯了口是心非。比如,老人经常说,不用回来了,花钱不说还麻烦,我们也不爱伺候。但是每次回家都是喜笑颜开,活再累也会给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
等到有了孩子情况好像有所不同。之前怕花路费的老人们,观念好像有所改变,隔三差五的会问叨:什么时候回来呀?明显少了那种客套般的回绝。
其实老人是想多看看孩子。每次看到孩子,老人就像过年了一样,抱在怀里久久都不愿意放下。
于是回家的目的发生了变化。每次回家都尽可能让老人多和孩子呆一会儿,享受一下天伦之乐。路途的遥远,奔波的劳累,甚至就连老人记挂的路费,都变得不再重要。
回家的目的变成了满足老人们的愿望,想方设法多回去几趟,让孩子和老人多呆一会儿。
自己比较多愁善感,加上大咧咧的脾气,回家无非就是花钱花时间么!
仔细想想,老人们年龄越来越大,剩下的时间越来越少,见一次就少一次。虽然听起来很悲凉,但事实却是如此。
当然回家还有其他的好处,比如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让自己在那原生态的农村,放空心灵,无欲无求,享受那难得的放松与安宁。
农村老家哪里都显得舒缓,环境里虽有些天然的味道,或香或臭,但总有一种踏实的感觉。
还有自己没大没小的性格,每次和丈母爹都是说说笑笑,吵吵闹闹,极不礼貌。但是看到他们喜笑颜开,幸福的模样,自己心里也释怀了很多。
家里的条件或许不好,生活也没城市里方便,但正是这类似原始的存在,让自己晦暗的心灵,找到了一丝光亮,让自己浮躁的灵魂有一个平稳的落脚之地。
很喜欢回家。不用计划,随心而行,甚至有时搞个突然袭击,看到老人惊喜万分,心花怒放,让自己觉得这一路的辛苦和操劳,都没有白费。
说不好什么才是好的生活,说不好什么才是孝道!只知道自己没心没肺的活着,想回家就回家,却活出了幸福的味道。
回家的路上,归心似箭,希望早点看到家人的微笑。
回来的路上,心情舒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你有多久没有回家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