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对于书都是有一种特别的感情的,即使不喜欢看书的人,对于书也不会特意损坏,只是会敬而远之。喜欢读书的人自不必多说,对书的爱惜之情甚至超过于人。
小时候下雨,别人总是把书包放头顶上挡雨,而我总是把书包抱在怀里,生怕里面的书湿掉。好像从小对书就有一种敬意,觉得书是不可以被伤害到的东西。
每次看书,总觉得要好好看,这样才对得起这本书。有时候看着看着就困了,睡了起来,突然惊醒后还有一种罪恶感,觉得看书的时候睡着,是一种大不敬。喜欢看的书,看起来就忘了时间,精彩的书甚至看完之后,有那么几分钟里,分不清现实和书里的世界。学校让看的书,都是教材,里面的内容是要考试的,所以每次看书,都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跟着自己,告诉自己,这书很重要,考试要考的。
一直在学校里度过,所以对考试还是在意的,每次读学校里的书,会一边告诉自己要一字不漏的读,生怕漏下什么重点,同时又会一边生出一种抵触情绪,觉得那些书一点都不好看,看不进去。就这样,功利性的读书,往往并不高效,反而抵触起读书来。每次一看到教科书就觉得紧张,想着看点所谓的“闲书”来先放松一下,往往是,随手拿起的一本书,总是读到欲罢不能,不读完都觉得难受,反而有了一直想有的专注。读完后,回想一下,好像也并没记住什么,但是别人稍一谈论,就总能描述一番东西出来。
人的心态真是重要,越觉得重要越想去好好做的事情,反而做不好,越是抱着一种放松的心态和方式去做,反而就简单起来,甚至还有享受的感觉。
我觉得,读书时候,应该放松,不要想着要从中得到什么,而是用心去去感觉它,看看它带给自己的是什么。
人最怕有功利心,有了功利心眼睛看到的东西就越来越局限,放松下来,才会见到更大的世界。
每次看专业课的书,总是不自觉给自己下暗示,这是专业课的书,很重要的,可要好好看,但其实效率很低很低。我以前觉得是方法问题,觉得自己不会看书,不会学习,才会看不进去。但其实,是心态问题,没事的时候,我是喜欢看书的,只要跟专业有关了,却总是生出一种抗拒来。最近正在努力改变这种心态。
我觉得,读书就和听歌一样,是一种放松,遇到喜欢的音乐,就可以放下手中的一切,静静的听完,然后再继续让音乐当背景来渲染。读书亦然,读到兴起时,可能会大笑,可能会流泪,甚至可能是沉默,然后继续翻下去,即使没那种深刻感觉的地方,也并不是匆匆一瞥。
人是有灵性的,会自动被潜在喜欢的东西所吸引,放轻松才会遇见。
(最近正在尝试读书心态的改变,专业课尽量用一种放松的心态去看,无关功利,只是看那些文字,果然看到了之前没看到的很多东西。方法虽然重要,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心态,心态放松了,就不会纠结读书快慢,哪本书有用无用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