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拖延症的资深患者,我的“病史”已经超过10年。
知道“拖延症”这个词是在大二的时候,从一本叫《自控力》的书上。我怀揣一颗等待救赎的心,花了一个星期读完这本封面上赫然写着“只需10周,成功掌握自己的时间和生活”标语的心理学畅销书。最终了解到的也只是各种心理生理上的成因以及各类复杂的方法论。
我一直觉得,如果看了这类书就能完全摆脱拖延症的人,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拖延症。
因为对于我们拖延症患者来说,能够每天按照书上的方法坚持下去,那只是一个梦想。我们中绝大多数人,可能在坚持一两天后,就把治疗拖延症这件事也拖延下去了。
这几年里,类似番茄世间法、柳比歇夫时间统计法等各种大法我都尝试过。虽然情况或多或少得到些改善,但仍然没有完全摆脱掉拖延症。领导交代的任务时常是在Deadline之前完成。而且时至今日,我也还是那个每天嚷嚷着健身,可是一到下班就窝在家里刷美剧的“微胖妹纸”。
前段时间我听了一期“逻辑思维”去年的节目,叫“大家都有拖延症“。一看这个标题,我不禁诧异。罗胖说,拖延症并非存在于书上所说的百分之七八十的人中,而是百分之百的人都有拖延症。
拖延症是一种病么?
百度搜索“拖延症”,在各大健康医疗网站上都归为心理疾病的一种。医学上解释拖延症是一种不能掌握自己行动力的现象。但逻辑思维这期节目中提到,所有的心理问题,如果仅仅是一种特征,但是由于这种特征跟社会标准格格不入,而认为它是一种病的话,这种说法是有待商榷的。比如说同性恋的问题。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各国先后把同性恋从精神疾病的范畴中去除。所以,在我看来,拖延症不是一种病,而是我们人类贪图安逸本性的一种体现。
拖延症是怎样一种体验?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一个很有趣的形容大学生拖延症的说法:上大学的前几周就像是用温水泡脚,而考试周就相当于要你把泡脚水一口气喝下去。虽然有点恶心,但是经历过大学期末在图书馆没日没夜啃书的同学肯定深有感触。
拖延症=拖拉+焦虑+负罪。只有当这个等式后面三个条件全部满足,才能说你是拖延症。不然你只是单纯的懒。然而,单纯的懒是幸福的,因为不会有焦虑和负罪这两种心理煎熬。正因为这两种煎熬,拖延症才会被这么多人关注,并且大家都想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
如何克服拖延症?
逻辑思维这期节目中提到了一本书《拖拉一点也无妨》。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斯坦福哲学家佩里教授,同时他也是一名资深的拖延症患者。这本一口气能读完的小书,佩里教授竟然拖了15年才完成。正因为佩里教授战“拖”多年,得出的都是经验之谈,所以此书一出,便受到广大拖延者的热捧。
这本书中体现的思想是:要把拖延变成一件有价值的事,而不是一味地与拖延对抗。学会接受自己做事的习惯,并聪明地利用它。因为焦虑和负罪这两种心理只会加重我们拖延的欲望。
书中提出的“战拖”方法叫“结构化拖延法”:即在你的代办清单中找出几件重要的事,如果不想做这件,就用另一件有价值的事代替。拖延者都会有这样一个心理:我总是把事情搞砸,我不能承担太多的任务,所以今天一天我就做这一件事。可是结果往往是为了拖延这件事,我们选择去做大量无意义的事。比如窝在沙发看电视,刷微博或者跟朋友闲聊。
在看完这本书后,我尝试着运用这个方法,两个多月以来,颇有成效。我先列出平时下班后需要做的几件有价值的事:阅读、健身、弹古筝、上英语口语课。当我觉得工作压力比较大,不愿意去学英语或者看专业书时,我会选择去户外夜跑或者练习古筝曲子,这样既释放了压力,又没有虚度光阴。这个方法最棒的地方就是,它完美地消除了我们内心因虚掷光阴产生的焦虑与负罪感。虽然我今天因为拖延没有完成学习任务,但我锻炼了身体或者提高了古筝技能,至少我还是做了件有价值的事。
在节目结束的时候,罗胖对那些不愿付出努力克服拖延症的人说了这么一段话:这个世界上,成功的、对自己满意的人与不成功的、一生对自己不满意的人的比例是不会变的。如果你克服不了拖延症,那也没有什么,只不过你会成为后者中的一员,成为一个loser而已。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