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怡
回首线上培训的第一天,听到最多的就是唤醒理想和多阅读这两个词语,还听到新教育的先行者们提起新教育做的最好的和十大行动放在最前的就是“营造书香校园”了。这不,参培的第二天就有幸聆听了三位专家对阅读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
一、阅读,让我们得心靠得更近
王丽老师作为幼儿园这方面的老师,以她们园的文化环境打造入手,向我们介绍了她们园的读书场所:图书角,休闲吧,小剧场等多种活动区角。通过“可视”的形式,如讲故事,画故事,编故事,制作创意书签等等培养幼儿初期的阅读兴趣。
另外,王园长结合阅读对幼儿的发展,阅读对家长的变化,阅读对教师的成长三方面展开讲述。
在这幼儿方面,我意识到了孩子的阅读不能从小学才开始,阅读要抓早,抓小,从幼儿园就要提倡绘本的阅读,不注重功利性的识文断字,只是培养兴趣爱好,对孩子的审美,语言,情感,思维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为孩子下一步的幼小衔接打好文学素养基础。
家长方面是指导亲子共读,让家长多途径参与进来理解孩子的阅读需求,更能通过亲子共读的时光增进亲子关系。
老师方面,朱永新教授讲过这样一句话“谁站在教室里,谁就决定了教育的品质。”所以,一个爱阅读的老师才能培养爱阅读的学生,这是王园长对她园幼儿教师的要求,并结合她园中成立的三叶草读书俱乐部引领着教师进行周交流,月交流,学期诵读比赛等等,让老师在阅读分析图画书的能力得到提升;阅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能力得到提升;指导亲子阅读的能力得到提升;语言和精神的方面得到提升,教师作为指导的老师,不仅要关注儿童文学作品,更要关注儿童的心灵世界,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不做超纲的过多要求。
特别认同李晋校长分享的《多元阅读,多彩人生》,李校长结合自己学校的阅读板块的实践活动,从建立读书空间方面,从阅读课程多元化的设置,到各项成果展示都透露出了领导人的实干精神。
李校长从分享他们学校在做什么?在怎么做?做的怎么样?这三个方面把他的设计意图和各种思考娓娓道来。他说:给阅读一处空间;给阅读一点时间;给阅读一个舞台;给阅读一份动力。
一、给空间就是营造书香校园的环境,让书触目可及,触手可得,最是书香能致远,不管孩子读与不读,学校的这种读书氛围已经根深蒂固在孩子的印象中。
二、给时间就是要求无任务,无压力阅读,提倡“阅读,悦读,越读”,并结合着多种活动开发课程,比如阅读+课程设计读物设计插图,给文配图比赛等等。
三、给舞台就是举办读书节,每年举办两届读书节,上半年在世界读书日期间,下半年在鲁迅生日前后,分享孩子的多元化读书展示,比如可以是各种图书义卖,课本剧表演,书友交流会等等,让读书节成为学生的狂欢节。又或者设置“莫言奖”奖励给阅读量在200万字以上,读书节活跃分子,当年年度至少有两篇作品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或获奖的学生。也可以是每月一期的主题开展和每月一影,以12月艺术和审美主题为例,请陈铁梅老师到校讲授美学,本月电影也以《海上钢琴师》这类艺术影片为主,多方位多角度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
最后是科员林忠玲老师对王园长,李校长的分享点评,他非常认同幼儿的绘本阅读,提醒大家阅读要抓早,更肯定了李校长不把考试和阅读划等号。之后更是分享了“大阅读之路如何走?”
以阅读书籍读什么?在哪儿读?怎么读?何时读?谁来陪?读得如何?六个方面分开讲措施和行动。
①读什么?以筛选值得推荐的阅读书目,要求读书有方向。
②在哪儿读?图书馆,图书角,走廊,校园小景观等这些地方就要求校园的阅读环境要多且巧。除此之外,物性文化也是一大创举,读《草房子》后就师生一起在校园设计一个草房子的区间;读《夏洛的网》后就用毛线一起编织个网呈现出来;守西藏转经筒的启发设置的好书推荐装置都是校园一处靓丽的风景。
③如何读?以一篇带多篇,以一本带多本,可能这就是我之前听到的“群文阅读”,只是结合这林科员的方法讲解让我彻底理解了不能只是但但只停留在目前手头上看的这一篇,要联系长远的整本书的阅读指导。
④何时读?利用好晨诵午读暮醒的时间开展阅读课程,把时间还给阅读,让孩子有时间阅读。
⑤谁来陪?家长亲子共读,老师领读都是可行的陪伴阅读形式,关键是落实到行动上,注意读有营养的书,初期是把书读厚(圈画批注不能少。)后期是把书读薄(内化成自己的,形成思维导图。)
⑥读得咋样?指的是阅读的评价要多元化,不要刻板印象停留在识文断字是否通顺,而是通过各种写,画,演,说等创意板块的设置让读书和表达融合,这是卓越口才的基础。
最后,借用上图这位大师的话勉励大家更是激励自己,“自己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书香校园不光是学生的阅读,老师也是不可缺少的主体,人人参与,才是真正的书香校园。
【木子心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