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孔子:第一位教师
第四章主要讲了孔子与《六经》关系;孔子为什么被称为教育家;孔子的思想理论,包括正名、仁义、忠恕和知命;孔子的精神修养发展过程;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刘歆说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关于孔子与《六经》的关系,传统学术界认为《六经》是孔子的著作或者注者或者是修订者或者是编者,作者认为这些都不是。因为从《论语》中关于孔子的传说来看,他从来没有任何打算,要亲自为后代著作什么东西,而且私人著作是孔子时代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在他以前只有官方著作。所以说孔子是中国第一位私人教师,而不是著作家。在孔子时代以前已经有了《六经》,是周代封建制前期数百年中贵族教育的基础。后来随着封建制的解体,这些贵族流散在庶民中,靠着教授《六经》这些典籍为生。
孔子不只是普通意义上的“儒”,在《论语》里他被描写成只是一个教育家。他期望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所以,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而且,孔子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给予他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推导出来的。还有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予它们以新的解释。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正是这样,才使孔子不同于当时寻常的儒,使他成为新学派的创建人。这个学派的人都是学者同时又是《六经》的专家,所以这个学派被称为“儒家”。
孔子的理论思想有:正名、仁义、忠恕和知命
孔子认为,为了有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实行正名。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含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君、臣、父、子都是这样的社会关系的名,负有这些名的人都必须相应地履行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关于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别是仁。社会中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这是“义”,义与利是直接对立的。人在社会中所做的这些义务的具体本质则是“爱人”,就是“仁”。有个学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论语.颜渊》),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
在孔子看来,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即“尽己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叫做忠恕之道。行忠恕就是行仁,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端和终结。
从义的观念,孔子推导出“无所为而为”的观念。这个和道家的“无为”学说是有区别的。依儒家看来,一个人不可能无为,因为每个人都有些他应该做的事。然而他做这些事都是“无所为”,因为做这些事的价值在于做的本身之内,而不是在于外在的结果之内。尽力做到自己义务做的事,不计较成败,这样就不会患得患失了。
孔子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所体验的超道德价值,和道家所体验到的并不完全一样。道家完全抛弃了有理智、有目的的天的观念,而代之以追求与混沌的整体达到神秘的合一。孔子到了七十就能从心所欲,他的行动用不着有意的努力,这代表着圣人发展的最高阶段。
孔子是中国第一位教师,被认为是“至圣先师”。
第五章 墨子: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
墨子的传教目的在于,把传统的制度和常规,把孔子以及儒家的学说,一齐反对掉。
第五章主要讲了墨家的社会背景,墨子对儒家的批评,墨家的思想:兼爱、天志和明鬼,,墨家和儒家在对待鬼神的存在和祭祀鬼神的态度上是否矛盾,墨子对国家起源的阐述。
墨子及其门徒出身于侠,而侠更多出身于下层阶级。在古代,礼乐之类的社会活动完全限于贵族,所以从平民的观点来看,礼乐之类都是奢侈品,毫无实用价值。墨子和墨家,正是从这个观点,来批判传统制度及其辩护者孔子和儒家。这种批判,加上对他们本阶级的职业道德的发挥和辩护,就构成了墨家哲学的核心。
墨子认为,“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四焉”:(1)儒者不相信天鬼存在,“天鬼不悦”。(二)儒者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因此把人民的财富和精力都浪费了。(3)儒者强调音乐,造成同样的后果。(4)儒者相信前定的命运,造成人们的懒惰,把自己委身于命运(《墨子.公孟》)。但是儒家讲的“命”,并不是墨子攻击的那种前定的命。在儒家看来,命是指人们所能控制的范围以外的东西。
兼爱是墨子哲学的中心概念。墨子出于游侠,兼爱正是游侠职业道德的逻辑的延伸。这种道德,就是在他们的团体内的“有福同享,有祸同当”。以这种团体的概念为基础,墨子极力扩大它,方法是宣扬兼爱学说,即天下的每个人都应该同等地、无差别地爱别的一切人。
为了诱导人们实行兼爱(看来作者是反对墨子学说的),所以墨子除了将道理之外,又引进了许多宗教的、政治的制裁。《墨子》有几篇讲“天志”和“明鬼”,说天帝存在,天帝爱人,天帝的意志是一切人要彼此相爱。天帝经常监察人的行动,特别是统治者的行动。他以祸惩罚那些违反天意的人,以福奖赏那些顺从天意的人。除了天帝,还有许多小一些的鬼神,他们也同天帝一样,奖赏那些实行兼爱的人,惩罚那些交相“别”的人。
儒家和墨家在对待鬼神的存在和祭祀鬼神的态度上,都好像是矛盾的。墨家相信鬼神的存在,却反对丧葬和祭祀的缛礼;儒家强调丧礼和祭礼,可是并不相信鬼神存在。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矛盾。儒家行祭礼只是祭祀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并不是因为相信鬼神的存在。墨子的相信鬼神存在只是一种手段,是为了给他的兼爱学说设立宗教的制裁,而“节用”,“节葬”也是有用的,在墨子的极端功利主义观点看来,需要这两种东西是貌不矛盾的,因为两者都是有用的。
人们若要实行兼爱,除了宗教的制裁,还需要政治的制裁。墨子的国际起源学说里,国君的权威来自于两个方面:人民的意志和天帝的意志。墨子论证出,国家必须是极权主义的,国君的权威必须是绝对的。
第六章 道家第一阶段:杨朱
第六章讲了道家的起源和早期代表人物——杨朱,杨朱的基本观念,道家文献中对杨朱的基本观念的例证,《老子》《庄子》中的杨朱思想,道家的发展。
道家出身于隐者,但是道家又不是普通的隐者,只图“避世”而“欲洁其身”,道家还会在隐退后提出思想体系,赋予他们的行为以意义。道家早期的代表人物是杨朱。
杨朱的两个基本观念:“为我”、“轻物重生”,这显然是反对墨子的,墨子主张的是兼爱。《韩非子》说杨朱“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表现的是“轻物重生”;《孟子》说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表现的是“为我”。这两者可以说是一个学说的两个方面。
先秦道家哲学的发展,一共有三个主要阶段。属于杨朱的那些观念,代表第一阶段,《老子》的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二阶段,《庄子》的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三阶段。说大部分,是因为在《老子》里也有代表第一、第三阶段的思想,在《庄子》里也有代表第一、第二阶段的思想。道家的哲学出发点是全生避害。杨朱的方法是“避”,这是第一阶段。《老子》的大部分思想是企图揭示宇宙事物的变化规律,这样就可以遵循这些规律以调整自己的行动,使事物转向对他有利,这是第二阶段。但是事物的变化中总是有些没有预料到的因素。从一个更高的观点看生死、看物我,就能够超越现实的世界,这也是“避”的一种形式,这是第三阶段。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
孟子代表儒家的理想主义,第七章主要讲了孟子人性善的观点,儒墨的根本分歧,孟子的政治哲学,孟子的神秘主义。
孟子认为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人应当发展这种成分,人才能真正成为“人”。
儒家主张爱有差,墨家主张爱无差。这是一个分歧。还有另外一个更带根本性的分歧,就是,儒家认为,仁是从人性内部自然地发展出来的;而墨家认为,兼爱是从外部人为地附加于人的。
儒家的国家起源论与墨家不同,儒家认为国家和社会起源于人伦。照墨家说,国家的存在是因为它有用的;照儒家说,国家的存在是因为它应当存在。孟子把孔子的思想推广到治国的政治方面。
孟子在描述自己的精神修养的发展过程中,独创了“浩然之气”。养“浩然之气”的方法,有“知道”和“集义”。
第八章 名家
第八章主要讲了名家中出名的辩者(邓析,惠施和公孙龙),惠施的相对论,公孙龙的共相论,惠施学说和公孙龙学说的意义。
邓析是最早的讼师之一,他只注重“名”而不注重“实”。真正创建名家的人是比邓析晚一些的惠施、公孙龙。他们代表了名家中的两种趋势,一种是强调实的相对性,另一种是强调名的绝对性。惠施强调实际事物是可变的、相对的这个事实,公孙龙则强调名是不变的、绝对的这个事实。
惠施认为万物是相对的,不断变化的。万物之间没有绝对的不同,绝对的界线,每个事物总是正在变成别的事物。万物一体,因而应当泛爱万物,不加区别。
公孙龙以“离坚白之辩”闻名于世,坚和白这两种共性,完全独立于坚白石以及一切坚白物的存在的,强调“名”的绝对、不变的。
名家的哲学家通过分析名,分析名与实的关系或区别,发现了中国哲学中称为“超乎形象”的世界。道家继承了名家对于超乎形象的世界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