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创作歌手顺子曾获得过1999年台湾金曲奖最佳歌手、最佳作曲人奖,她有一首传唱了多年的原创歌曲《回家》,但最近某贺老师居然在某歌唱比赛中给顺子现场演唱的这首歌打了低分,并现场示范教顺子唱《回家》。节目播出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戏剧性的是,观众一边倒的支持顺子,而且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主席,著名词曲作家付林也公开批评了这位贺老师自以为是。这事儿自然也登上了热搜(现场视频可网上搜索,很多)。 作为一名声乐演员和教师,鄙人来谈谈这个事:
这位贺老师确实是有点自以为是了。世界上有很多唱法和音乐风格,既然都存在并被人所喜爱就有它们的理由。当然,你可以说美声唱法在科学性上的优势,但你不能强迫其他音乐风格全变成美声唱法,毕竟艺术风格是多样性的。更关键的是,学习美声唱法一旦机械化,在技术上不与各种语言与地域风格融会贯通的话,歌曲的艺术性会大打折扣,甚至沦为“发声机器”。国内在美声唱法的教学上,就走过这样的弯路。很多美声歌者,只会唱外文歌,一唱起中文歌,发声状态也跟唱外文歌一样,导致吐字不清,严重影响了歌曲的情感表达。
回过头来说贺老师的唱功,一开口,那做作的颤音就听起来极其反胃,毫无美感,乐句也没有强弱处理,而是一味地突出声音,但问题在于她还没有自知之明,还喜欢当场给人做示范。最后还说高音不论各种唱法……(终于被主持人打断。我知道她接下来是想说:“……都要多用气息和头声。”)如果不被打断,我估计会被喷得更惨!因为在通俗唱法领域,高音一般都是用“半声”或“假声”来处理,除非是一些天生高音条件或技术特别好的歌手,比如孙楠、林志炫、迪玛希等,才有能力唱真声比例较高的混声高音,但是用“半声”或“假声”表现某些情感,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也要求歌手具备很好的气息和声音控制能力。
艺术的终极目的是展现美,前提是真、善。一切艺术中的技术都是为展现美而服务。不同地域、风格、语言特点的艺术美需要运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去展现,从艺术性来说,各种技术无高下之分。因此一个艺人需要多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差异,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以更好地为艺术表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