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参加心理咨询督导收获颇丰,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赵老师的一直在追问的问题“咨客是个什么人?”当我们在场学生回答了一圈儿“我觉得他挺正常的”“我觉得他是抑郁症”“我觉得...”赵老师忍不住小明附体“我不要你觉得”
有没有一些客观信息,年龄、身高、体型、声音、通过这个描述能有个画面感,像文学作品描述一样对这个人有个大概形象的感知? 有没有通过一些问题了解了他自己怎么觉得?他认为的重要他人怎么觉得?你们总关注他有什么症状,但这是个什么人会有这样的症状?...
这一系列的问题简直是灵魂拷问,直戳我心底。
是呀,我立志要搞人的事儿,可根本目中无人只有事儿。当理想和现实有了巨大的落差,这个张力就成为了我的动力,我开始陷入了思考。
其实生活中,这种“不把人当人看”的现象也很常见。成长过程中我们被各种定义,好孩子、好学生、好员工、好妈妈;我们从小的歌谣里也充斥着“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的价值观教育;在关系中我们要“有用”,比如我们作为咨询师在还没发功就听咨客说“我好了”的时候最慌,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在这段关系里要失业了。我们从小到大被强调的是我们的功能性,而渐渐地忘了“我是谁”。
然而我们有很多角色,但我们不仅仅是那些角色;
我们有很多功能,但我们不仅仅是这些功能;
我们有很多好恶短长,但我们也不仅仅就是这些好恶短长;
那么我是谁?是否真的有人愿意抛开这些盔甲来看看这个内核的人,来感受我的喜怒哀乐?
我想起前些天一个多年不见的都快要忘了彼此名字的同学,突然在微信里冒出来问一句“哎你现在做什么呢”我望着这仅有一行字的屏幕,在瞬息间百感交集。我该如何回复?我是抛一个头衔角色?还是讲讲我的蓝图与梦想?显然前者不是我想说的,后者不是他想听的。我选择晚一点儿在手机里打出一行字“哦亲爱的,我刚看见,我刚才在洗澡,我现在正在准备睡觉”。然后不禁窃喜,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
有长辈听见这故事估计要教育我没有礼貌了,其实我也不在意被别人再贴上“孤僻”“奇葩”的标签。因为我觉得比这更可怕的是在没必要的事情上去经营和投入、非要去遵循一种游戏规则然而自己并不打算打这一款游戏。
还有另一种显得不那么露骨的套路。比如某个朋友说要送一套体检我正心怀感激时得知对方是卖保险的;居然开始主动联系并关心我的气色好不好的一翻朋友圈是搞微商卖化妆品的;不再侧面打听我混得好不好开始关注我干的开不开心的,一聊发现转行干了猎头了。
怎么说呢?我不反对跟我做买卖,但我拒绝眼里只有买卖没有我。
推己及人,我想我的来访者一定也想被看见、被珍视、被走近,而拒绝被教育、被诱导、被利用。心理咨询不是一场咨访之间的竞赛比谁更聪明,比谁更会解决问题,比谁更有做人的资格和优越感,而是一场内心世界的合作探险,而且是缺了谁都走不了的那一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相信自己能修多深,才能在人的工作上走多远。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