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章内容是与工作和职场相关的,作为一个脱离职场的人,我会想,如果我重新进入职场,是否可以做的更好?
而之前的我,恰好是那个“伪工作者”,特别遗憾自己早些年没有这种心智和觉悟,多去学习和成长。
刚毕业时,在一个医药初创公司上班,当时被领导逼着学习,因为自己不主动,也不想学习,但是为了工作,必须要学,很多东西不懂,不懂就会被领导训啊。但是现在想想,挺感谢他的。学了不少东西,也做了不少事情,内心除了学习的痛苦,还获得了成就感和幸福感。
但遗憾的是,我只做了一年多时间就离开了,那个时候任性冲动,也未经过深思熟虑,而且内心是嫌弃工资太低。所以自己在职场上,没有什么建树,也没有过硬的专业技能。
但很庆幸,现在的自己觉悟了,懂得了学习和精进自己的重要性,也重新找到一个方向。或许自己不会重归职场,但是做事情的方法都是相通的。
吴军老师说:“无论是个人天赋、大环境和小环境还是个人努力程度,都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并不充分。但是,总有相对好的做法和更有效的途径。”
书中也给出了三种方法:
一、确立“愿景—目标—道路”
所谓愿景就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或者说终极目标吧。比如说,我的愿景:成为一个优秀的育儿自媒体写作者。
之后,是需要有阶段性目标,也就是要给自己制定战略,或者说叫做计划。(但是,一定要有行动的决心,计划才有效。)
最后是战术,即通向成功的道路,这条道路可分解成一系列可操作的步骤。比如说我,目前是,通过看书进行输入,来提高自己的认知和专业度,同时输出来提升思维力以及写作能力。
二、听到不中听的话,要试着找出其中的合理之处
第一层,要学会换位思考。
第二层,凡事要回过头来三思,一开始如果你觉得某个人跟你讲的是胡说八道,进行第二思,假设自己是错的,思考后,如果还是觉得自己是对的,就进行第三思:是否我的境界不够?(这里针对跟比自己牛的人交往时。)
第三层,即使对方是胡说八道,也要思考他为什么这么说,并找出其中的合理性。比如说,走在大街上,无里头地被人臭骂一顿,这个时候要思考为什么他会骂你,而不是骂回去或者装作没听见。
这样进步会很快,而且能提升眼界和气度。(但是能做到真的好难哦,这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目前我能做到第一层,正在向第二层迈进。)
三、做记录,避免狗熊掰棒子
有句俗语“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很有道理的,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记忆力。而且记录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会让你进步很快。
吴军老师在书中,还阐述了工作中最有效的沟通—在第一时间直接给出答案,然后补充解释。
这也是我在以前工作中,做的很不好的地方,每次跟领导汇报工作,自己脑袋都不清楚,毫无逻辑,也没有重点,本质上都是缺乏思考。
以上,就是今天阅读的主要感悟,明天最后两章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