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博士毕业后进入职场,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你怎么没留在高校呢,感觉你挺适合的”。为什么没留在高校?除了认清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意识到自己学术研究能力有限,更多是因为读博期间对学术圈了解了更多。
如何让你快速丧失在高校做研究者的兴趣
做研究的价值感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1)把一件事情搞清楚的、纯粹的智力乐趣,2)发表的文章被同行认可和引用,3)文章被实践界读到从而产生实际的影响。
根据在2014年的一项统计,大约44%的发表文章从来没有被引用过,被引用过10次及以上的文章占比24%,被引用过100次及以上的文章占比仅有1.8%。设想你发表的文章除了你和合作者(如果你有的话)之外,几乎没有人会读(你导师可能也从来没有读过全文),阅读量甚至比不过一个公众号;读者读完之后,除了极少数会引用你的文章用来“生产”新的文章,其他对这个社会并无任何影响。除非你能从完全的智力活动中获得乐趣(或者享受教授这类title),否则这个结果很难带给你成就感。
(如果图看不清,可以点击看大图,或者点击文末的原文链接)
尤其考虑到你发表这篇文章所需要的时间,上面这个结果更让人沮丧。以发表一篇心理学文章为例:首先你需要花费时间构思研究、收集数据和撰写文章,运气好的话这大概要花费半年到一年;假如很不幸地,你的假设并没有被实验结果验证,那你需要重复这个过程一次或几次。终于你有了一篇还不错的文章,并选择了一本你觉得匹配的杂志投稿出去,迎接你的是漫长的一审-修改-二审-修改,这来来回回可能又要几个月的时间,中间过程中你可能需要大改你的论文,或者补充新的数据。如果你的运气实在不好,在一番努力之后文章仍然被这本杂志拒掉了,那你只能重新选择一本杂志再重复一次这个过程。奥对,还忘了提你在为这个研究申请基金时所花费的大量时间。
在2016年发表了一篇文章“?”,里面提到论文评审的时间有变得越来越长的趋势:在过去的十年中,的评审时间从85天提高到了150天,的评审时间从37天提高到了125天。在评审的过程中,审稿人更频繁地要求文章作者提供更多数据和修改,或者开展更多实验(文章里讲述了一个研究者花费23个月最终文章得以发表的故事,有兴趣可以感受一下)。文章还提到,社会科学的发表过程尤其缓慢!这几天刚好有一位好久不联系的朋友来找我聊了两句。她博士毕业先去了阿里,呆了一两年后又回到学术圈。之所以忽然来找我,是因为两年多以前我帮忙收集数据的一篇文章终于走到了二审环节。她说这个速度“对在职场带过的人来说,不可接受”。
有人会认为学术研究是在拓宽人类知识的边界,但真正具有breakthrough意义的文章太少太少了,其他人不过是在学术工厂里打工而已。太多研究者习惯于自娱自乐,对于社会现实和管理现实几乎到了不闻不问的地步,最擅长闭门造车;学术研究变得公式化,就是把几个概念、几个变量、各种复杂的数据分析方法拼凑在一起。这样的研究怎么可能对实践界产生真正有意义的影响?
大学也许是象牙塔,学术圈不是
读博之前我一直以为学术圈是象牙塔,只能说年轻的我太naïve了。学术圈的氛围跟这个社会的风气没什么两样,甚至在某些方面更糟。这几年频频爆出学术造假的新闻(既有中国学者也有国外学者),有多少文章用了虚假的数据,得出了误导的结论,实在是不好说不敢说。
摘一段最近刚看到的新闻报道:
今年4月,国际著名学术出版集团施普林格旗下期刊批量撤销33篇论文,加上近2年撤下的另8篇论文,总共有41篇。其中39篇论文的主要作者来自中国。撤销论文牵涉到国内数十家高校、单位和公司,多篇论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被“下架”论文最多的前3家机构分别是: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常州工学院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分别被撤12篇、7篇、4篇,另有3篇是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的文章。常州工学院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被撤的7篇论文均来自于同一通讯作者“ChaoXiong”,有媒体查证,“Chao Xiong”实为常州工学院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前任副院长熊超,其在2016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2017年成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据公开信息显示,本次集体撤稿的论文大多来自同一特刊。巧合的是,该特刊的客座编辑分别来自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合肥工业大学、阿里巴巴复杂科学研究中心、天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
如果说学术圈是一座塔,那塔的各层叫做讲师、副教授、教授、资深教授、各种学者、院士,每层的敲门砖就是各种基金、各种更大金额的基金、各种文章、各种更多更高影响因子的文章。每个人在塔里往上爬,塔尖的人屈指可数,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有权决定钱的分配,决定别人的文章是否能发表。权力带来寻租的空间,申请基金可能要靠关系说话,研究成果答辩时资历够老就问题不大。围绕着已经在塔尖的大佬形成各种各样的小圈子“抱大腿”,小圈子之间有各种鄙视链,互相看不惯。明明应该是人类知识最前沿的地方,但学术圈的氛围却是如此陈旧、落后;一群聪明人也没有摆脱人类社会性的必然。
再提一句导师和学术的关系,手持能否毕业的决定权几乎给了导师绝对的权力,由此引发的悲剧这几年也是非常多了,自杀的、性侵的,这几年频频被曝光。本来选了一个以前的例子,晚上看新闻又看到新的事件。
所以,在学校做学术根本没有想象地那么美好,不是象牙塔,不是世外桃源。想要去读博士,或者亲戚朋友想去读博的,转发给ta,好好劝一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