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你们看到这个标题就会疑惑,看电影还能怎么个看法,当然是用眼睛看了,但其实这个看包含着更多层次的“看”,不只是当前荧幕投射到你眼睛里每秒24帧的画面,还要看的更深入一些包括导演风格、故事、摄影、美术、剧情构造、配乐、演技甚至电影史、时代影响力等等的元素,才能明白看电影是不仅仅只是最基本的故事性,究竟看什么?怎么看?为什么有些电影是好电影,有些电影是烂电影,可以简单的用我们喜不喜欢来评价吗?为什么会有商业片和文艺片之分?为什么长镜头很厉害?还有很多很多关于电影的知识、趣闻、历史、手法以及心理学层次的东西或许有时间我会慢慢整理,电影不仅仅只是电影,还是涵盖了文学、音乐、摄影、戏剧的各种艺术形式的综合体。
电影并不是我的专研方向,只是我的爱好之一,后续可能也更倾向于集中在电影知识的普及,当然也有可能写到后面发现掌控不住或者没精力写,我就可能直接缩水了,关于电影的资料会慢慢整理,在这之前随意写写关于我看电影的故事,就当作序言吧。
我很小的时候看电影的情况还清晰的记得,那会经常有放映队到各个地方去免费放映,我放学的时候在路上看到一块白色幕布竖起来的时候就知道晚上要放电影了,这时就会飞奔回到家中吃完饭,临近夜色降临的时候,我就搬着个小板凳去幕布下占位置,还要再买上一包瓜子,时不时去放映员那里看看他们底片弄没弄好,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后,天空终于变成漆黑一片,伴随着音箱发出的声音,一道光从我的头顶飞过投射到白色的幕布上,从那开始另一个世界在我眼前打开。
我看的第一部电影是张艺谋的《红高粱》,想来那时候大概8岁左右吧,对于当时看过的剧情好像并没记的太多,只记得断断续续的一些画面,记的有个画面是日本人剥了全村的人皮挂在高粱地里,后来我再看《红高粱》的时候却没有看到我记忆中的画面,大概是我的记忆错误,但片尾曲“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啊,往前走,莫回呀头”我还是一直记得怎么唱的。
一直以来我比较内向,或许是家庭的原因也或者是其他的因素,所以后来我喜欢的也多是安静内敛的电影角色,比如梁朝伟、金城武这些,小时候看电影的机会不是太多,大部分时间还是在看书,但看书的时候我脑子中也总是会转成画面的形式。十岁之前看的影片不多,只清晰的记得《红高粱》,其他的就是电视台反复播放的《地雷战》《地道战》等战争电影。
直到在我十几岁的时候开始接触更多的电影,当时电影院还不像现在这么多,而且通常可看的影片很少,在中国大部分地方流行起一个叫录像厅的东西,一个只能容纳十几个人的黑暗的小房间,放一个电视机和一个影碟机,还是现在早淘汰掉的VCD播放机,这边里面放着电影,外面装着音箱开着声音巨大来招揽顾客,老板就坐在门口,旁边放着一块板子写着今天放映什么,常常会出现一些听名字就很下流的电影,放映一半后,里面的人就喊“老板换碟”,然后老板就会磨磨蹭蹭的进来把碟换一下,当时大概是2元钱随便看,后来家里也买了一个,但不敢看,更多时候还是偷偷去录像厅。
当年的录像厅基本是港片的天下,李连杰、成龙、周星驰、古惑仔,基本是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80年代香港电影人几天就可以拍出一部电影,而且都求新求快,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后来就有外国影评家在《香港电影的秘密》一书中给出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评价,90年代初期香港电影就开始走向衰落,现在港片已经没落变成了一种情怀,当年的电影人只有徐克、杜琪峰、王家卫等还保持着曾经的创造力。
没过多久网络开始流行,我开始很少再想去看电影,再一次遇到它是很多年后了,偶然间看到一些电影推荐,就买了推荐里的几部电影,其中就包括《阿甘正传》,那个晚上看完这部电影,感觉好像是第一次看到电影,才它身上我看到了电影的迷人之处,阿甘的善良、对爱情的执着、美国梦的精神、美国的历史、经典的音乐、镜头的运用,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可以解读出自己的感悟,以至于很多年后每每看到有影迷说《阿甘正传》那一年的奥斯卡奖本应该属于《肖申克的救赎》时我都为《阿甘正传》叫屈,因为《阿甘正传》的格局远远大于基督山伯爵内核的隐忍复仇故事《肖申克的救赎》。
从《阿甘正传》之后我开始恶补电影,豆瓣这时候也适时的出现了,我成了豆瓣的第一批用户,开始跟着看各种推荐的影片,人生中大部分的电影都是那个时间看的,《低俗小说》《猜火车》《重庆森林》这些或CULT、或视觉听觉冲击力、或文艺气息的影片,还有库布里克、大卫林奇、库斯图里卡、安哲罗普洛斯、王家卫等导演,都是我爱上电影的原因。
再后来到上海后才开始减少了看电影的次数,工作的压力我开始很少有心情再去安静的看一部电影,有些想看的片子总是要等待一些合适的情绪才能去看的,偶尔闲下来也多是看看商业娱乐片,十几部里能看到一部优秀的电影就会感到很兴奋。
这些年过去,当我的看过收藏单里已经3000多部电影后,发现自己看电影开始变的很苛刻,电影这时也不再只是简单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