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追这个剧的时候发现,我很久以前读过这本小说,但差不多忘光了,甚至不记得主人公的名字。故事情节也忘得差不多了,故事不及电视这么丰满。印象深刻的是,女主为了报复她二哥打了她,关照认识的警察狠狠修理了他。再有, 对她的男朋友描述是,个子不高黑黑的,说话不多。小说的名字叫《回家》,在女主孤身奋斗多年之后,再见家人,最重要的是她找到自己的爱人,感受到家的温暖,有了自己的生活。这个回家,不是回童年的家,那个回不去了,而是她放下过往,再次打开心扉,走向家庭。
第一次刷剧后写过一篇感想(https://www.jianshu.com/writer#/notebooks/16902884/notes/45550122 简书 - 写文章),剧的结局是苏大强得了老年痴呆症,想象中又回到了明玉上学的年代,第一次象父亲那样为她争取,去买她需要的学习资料。明玉痛哭,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很刻意。书的结局是她安排了父亲的生活,然后离开了。这更符合人物性格,以及故事走向。
不管是《回家》,还是《都挺好》作标题,都不太符合这个故事。
没有家可以回,妈妈去逝了,爸爸只想怎么过晚年,在最后的时光里享受生活,以前不爱的现在不会爱,以前爱的,现在已经长大了,也不需要爱了。而这个家里,并没有都挺好,除了明玉,其它人算好,苏大强再受压迫,也是这个家里的一员。明玉,是唯一一个被侮辱,被牺牲的。当初没有人觉得她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只觉得她才是这个家里的不安定因素,要求多,脾气大,妈妈不仅不供她上学,当她要自立的时候,还要觉得她丢脸。家里其它几个男性,各过各的生活,没什么如父如兄。
剧情的安排也挺有意思,妈妈去逝了,乐死的。在后面的故事的发展中,以前的故事一一展开,妈妈的影子无处不在。这样更能突出这个人物的形象,对家庭的影响。但假设妈妈没有去逝,明玉不可能回来,也回不去。妈妈去逝的安排,多少有点“死生不复相见”的意思。这是作者和明玉的想法。不想报复,但也不想再见,没必要。妈妈不爱她,这和她优秀与否没有关系,她能考上清华也不会让妈妈自豪。如果她没有离开家,妈妈很可能会继续不断地打击她,拉低她,不许她比自己的哥哥们强。牺牲她的利益,羞辱她,贬低她。重男轻女更象个借口,妈妈不尊重爸爸,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在她自己身上不存在,不会委曲自己去服从老公,她更能干也更强势,她看不起的只有女儿的性别,通过打击女儿来表达重男轻女。这个很真实,在现实中是普遍的存在。
回归家庭就部分是条暗线,主线是成年后的三个子女给安排父亲养老发生的故事。明玉得到了明成的道歉,是她逼迫的,她一直想要的就是这个——一个道歉,后来明成第一次为了保护妹妹跟别人打架,直到最后在苏大强的想象中被爱护,算是完成了和解,谅解。但是呢,明玉后来之所以能回归,是她活出来了,比两个哥哥更出色,更能干,出钱出力帮助家里成员。他们不是不知道她被亏待了,而是没那么在意,他们感受不到她的伤痛,而且都过去了,对吧?他们没有必要耿耿于怀。明玉现在过得这么好,耿耿于怀只能说明她倔强,怨念太重。剧中在有求于她的时候,先体谅她一下,安抚她一下,那个更真实。在现实中,被打压,牺牲的女儿,少有象明玉这样的,更多的是樊胜美,还有很多人成为扶弟魔。过去的事不会改变,那些人也不会改变。不会有剧情里的道歉,原谅,和解,重建关系,然后回归家庭。也不需要。
没有人会认错,现实中父母认错的,都是老了,有求于儿女,才会认错。如果儿女还是弱弱的,依然会不喜欢,不用贬低,仍是低的。那就不必客气。情境,感情,生活的现实,比道理重要。
看过不少心理学的书,都会谈到想清楚事实,意识到这种状况,谅解,和解,继续生活。
所谓和解,是原谅自己,认识到不是自己的错,跟自己和解。成长过程中持续的打压,即使认识到不是自己的错,也很难抵抗。很多案例都表示无法忘记,谈不上谅解,对方从不认为有错,怎么道歉,更加不会改变。建议都是划出界限,不让对方再干扰自己的内心,生活,情况严重的要脱离那个人,那个环境,就象明玉离家出走,不然永无出头之日。大多数情况没有那么严重,作为孩子我们也很难抵抗父母对我们的影响,人生难免有缺憾,但有时候会有补偿,比如妈妈不爱,爸爸爱。认识的一个人,小时候一到放假,第一时间收拾好书包,到奶奶家去。也有人会遇到喜欢的老师,有妈妈一样的感觉,自己的妈妈很冷淡,老师很亲切又很喜欢她,偶尔会吃住在老师家,成长后也当亲戚走动。如果爸爸不靠谱,在家里其它男性成员身上也会感受到父爱,比如叔叔,舅舅,爷爷,姥爷,甚至年长的哥哥,曾经一段时间存在于生命里,给予父亲般的支持和指导。象明玉遇到她的师父。还有邻居,朋友,等等。不被父母所爱,磕磕绊绊,修修补补,很多人也会过得不还不错。拒绝父母对自己的判断,这个恐怕是最难的。那种羞耻,伤痛,伴随一生。但是要父母认错,不可能。明玉也没要到。绝大多数情况下,受宠的孩子会过得更好,感情上,物质上的支持,从小建立的自信,当然会更好。明成不会道歉。后来他的歉意,是因为明玉帮了她,从新建立起兄妹感情,才会意识到自己从来没有当过哥哥。
剧里的那个心理过程,在剧外不会发生。只有当事人有要重新生活,重新寻找家庭之爱的需求,放下成长过程中这种种伤痛,其它人不需要。这个个人成长要自己完成。
70%的重刑犯小时候曾被父母虐待,专家说这个比例可能更高,就算罪犯,也不愿意承认父母不爱自己,很丢脸。认识一个女生,她父母重男轻女,上大学时她一直为这个很生气,后来工作,别人再说起这个,她不承认,说别人拿这个恶心她。确实是想打击她恶心她,但人家说的是事实。承认这一点,在回首往事中认清事实,并放下那些,不把它们带到自己未来的生活中,挺难的。
怎样才能被治愈?爱与被爱。被别人爱,自己的爱被所爱接受。伤害过你的人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来求你的原谅,复仇能感受到力量,释然,但不能带来幸福。对亲人,你要的是他们爱你。如果他们不能,先放过自己。爱自己,并寻找爱自己的人,不纠结为什么应该爱你的人不爱你,才是幸福的开始。
再看《都挺好》,它揭示了关于家庭,关于成长,关于父母儿女之间的一些事实,很多时候在现实中理所当然,不易察觉,不能说,剧会展示给大家看。仍是理想化的现实,但,大家都需要一点理想化,需要一点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