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神雕侠侣》的人都对小龙女失身于尹志平一幕倍感遗憾和惋惜,甚至久久不能释怀,心中暗暗诅咒:“尹志平真该千刀万刮!”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是我们脑海里根深蒂固的处女情结在作祟。
我们的处女情结由何而来呢,我们的祖先一直都这样吗?事实上,我们的祖先比我想象的开放多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不是处女完全不是问题。
“野合”到同居,没毛病
秦朝开始,人们对于处女根本没有概念。仲春二月是未婚男女私会狂欢的节日,但凡有人无缘无故阻止男女“野合”就会受到官方处罚。《诗经》中有大量描绘男欢女爱的诗句,其对性的宣扬和夸赞毫不掩饰,没有丝毫羞耻下流的之感。
秦汉时期,汉文帝的母亲薄姬曾是魏王豹的妻子;汉武帝的母亲王美人曾为民间男子金王孙生下一女;据传三国时期,曹操喜好寡妇,从不待见处女,曹操的儿子曹丕娶了别人的老婆为妻。如果当时有处女情结,历代帝王简直丢尽皇家脸面。
在唐朝,诗人李商隐曾写道“女笄上车,夫人不保其贞污”,意思是新娘子不保证是处女。敦煌地区的唐人,还有试婚风俗,和今天的婚前同居别无二致。
礼教还是有的,名存实亡而已
当然,这并不是说古人没有贞操观念。从秦汉时代开始,统治者都倡导过男女之规和女子贞洁,但统治者的意志能传达到民间的非常薄弱。
秦汉时有刘向的《列女传》、班昭的《女戒》以及《礼记》,分别独立成书,给予妇女理论指导。晋代还有守宫砂一说,用来甄别处女,不过以现代技术来看,守宫砂甄别处女的说法科学性值得怀疑。
宋朝元朝开始强化,执行有所欠缺
在宋元时期之前,妇女的贞操观念还是比较宽泛的,寡妇再嫁习以为常,并不会受到严加指责和禁止。到了宋朝,程朱理学开始发展推动,各种口号“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男女授受不亲”开始流行起来。元朝的贞洁观念也延续了宋朝的思想,元朝的统治者四处搜罗贞烈女子的事迹予以表彰,并且做出制度上的规范。
但由于宣扬和执行处于脱节状态,这两个朝代的男女之情并没有受到全面掌控,妇女再嫁普遍。虽然这一时期,妇女的贞操观确实强化了,但总体比较淡薄。
直到明朝、清朝,处女情结彻底形成
明代正式确定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观念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统治地位,对于贞洁的奖励和惩罚最严苛。一直发展到清朝,对女子贞操观的重视达到极端的状态,导致妇女裹脚,少女待字闺中,不能随便出门。不让她们与陌生男子接触,将她们当作家禽一样圈养,彻底地禁锢了妇女的思想。
直到现代,处女情结还在困扰着我们的部分女性。导致她们极力掩饰自己对性的需求及向往,害怕被别人知道之后的道德指责,同时认为性是一种下流低俗且有强烈羞耻感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