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这是杨绛女士写在钱钟书《围城》扉页的一句话。
什么是“围城”?
关于“围城”,作者钱钟书在书中这样描述:
在第三章中,褚慎明说英国有句古话:“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苏文纨说:“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是说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在第五章中,方鸿渐说:“我还记得那一次褚慎明还是苏小姐讲的什么‘围城’。我近来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感想。譬如我当初很希望到三闾大学去,所以接了聘书,近来愈想愈乏味,这时候自恨没有勇气原船退回上海。我经过这一次,不知道何年何月会结婚,不过我想你真娶了苏小姐,滋味也不过尔尔。狗为着追求水里肉骨头的影子,丧失了到嘴的肉骨头!跟爱人如愿以偿结了婚,恐怕那时候肉骨头下肚,倒要对水怅惜这不可再见的影子了。”
叔本华也曾说过,“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则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所以有了围城中方鸿渐这样的困局,而现实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在这一个个的围城内外徘徊?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去年8月份到12月份在上海一家公司实习,大约四个月,而我的学校在青岛。从去面试到最后结束实习回到学校,来回5趟,每次都是匆匆回到学校,或考试、或实验,然后又坐着晚上的火车回到实习的那座城市。记得有一次从公司出来是晚上10点多,望着周围的灯火通明、璀璨绚烂,拖着疲惫的身躯,一步步走向公交站牌,在车上听着嘈杂的声音,那时工作也没有签,未来一片迷茫,我不知道我的未来在哪里。于是我问自己:你这样做值得吗?再加上那段时间学校总是让毕业生准备各种乱七八糟的材料,心力交瘁。所以,就在那几天,我特别特别想回到学校,什么都不用去想,可以睡觉睡到自然醒,然后安安静静地坐在图书馆,读想读的书,不用考虑生活费,不用考虑房租,不用考虑工作。
而现在,身处学校,却并非如我所愿,可以“肆意妄为”。系里老师强制要求必须到实验室做毕业设计,还要刷脸打卡考勤(说好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最近指导老师要求看论文,总是看着看着就不知道神游到哪去了。一会儿去打水、一会儿去厕所、一会儿玩玩手机、一会儿看看闲书,时时刻刻关注着时间,是不是到点了?是不是可以走了?仿佛实验室就是那座看不见的围城,是我想逃出来不愿进入,却又不得不去的围城。这样的“围城”是客观的,被动的。再说说我自己,目前的学习和生活也是一团糟,胡搅蛮缠在一起,分不清谁是谁,反而更加疲惫,这大概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累”吧。有了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却没有了明确的目标感,就像是无头苍蝇嗡嗡乱飞。这不,又开始想念工作的那段时间了,每天都有相应的明确的工作任务,下班后的时间完全属于自己,最关键的是还有薪水可以拿,虽然并不多,但是我喜欢。
或许,人的本性便是如此吧。自己拥有时不会珍惜,得到失去后才追悔不已。城外人渴望成为城中人,城中人又无比羡慕城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