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为了推行自己的理念,骂杨朱和墨翟是禽兽。这种“评价”即使是在当今也比较常见,尤其是个别的民间哲学、科学爱好者,读了几本书之后尤其喜欢骂专家,怼教授,高调的在网上批评知名学者。谁让人家名气大呢?这种口水仗输赢无所谓,重要的是自己可以红。在战国中期,墨子和杨朱的影响力是数一数二的。
《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孟子先后给杨朱带了两顶帽子,一是无君之禽兽,二是一毛不拔之为我主义。我们可以置身事外的来讨论一下孟子对杨朱的评价是否恰当。杨朱思想取自《列子·杨朱篇》,孟子之言出自《孟子》一书。近代受西方影响,学者一般讲杨朱为个人主义。《吕氏春秋》总结杨朱思想为“贵己”,这种将身看得比天下还重的思想并非出自杨朱。
早在一百多年前的老子,已经在《道德经》里强调过了,爱惜自己身体重于爱惜天下的人,才能把天下托付给他。比杨朱稍晚的庄子也表示,用大道学说的精华来治理身体,剩余的足以治理好国家,至于管理天下,道学中的糟粕就足够了。楚王问詹何治国之道,詹何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身体治理的好而国家昏乱的,也没用听说过自身乱七八糟而国家能得到治理的。修身才是根本,不敢舍本逐末。杨朱说善于治理外物的人,外物未必能妥善的治理好,但是自己一定劳苦,善于治理内在的人,外物不一定会乱,但是性情一定很安逸。这根儒家经典《大学》中的“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所表达的思想并无二至。然而杨朱碰上了孟子,就成了“无君无父的禽兽”了。
杨朱的思想以寓言的形式载录于《列子》中,“贵己”是针对“虚名”而言的。首先杨朱认为,凡是名,都是假的,不真实的。有实无名,有名无实。是他的基本观点之一。追求名声的人,一定会干违背现实的事情。自然真实的人,从来不会去追求名声。其次杨朱认为赞名和骂名,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赞誉尧舜和痛骂桀纣,就好比是跟木头说话一样,都是不具有现实的意义。最后杨朱的结论是,身外之物不值得追求,包括名声、地位、寿命、财货。人一旦被这些东西奴役了,心灵就失去了自由,身体也会跟着劳累,人也变得不真实了。
那么什么东西值得追求呢?是治内,是乐生,是逸身、是任性,是顺自然。这所有的内容都指向了“贵己”,就是要重视自己,重视自身,《吕氏春秋》的总结是比较中肯的。不抽烟,不喝酒,想看的克制自己不去看,想听的克制自己不去听,这哪里是养生?分明是自虐。真正懂得养生之道的人,应该明白,生命不会因为特别爱惜就能长存,身体不会因为特别看重就能长寿。所以企图通过“养生术”而获得长寿的人,心思就不纯正,劳心劳身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还不如任性自然,该吃吃,该喝喝,活着的时候就要释放本心,放飞自我,活得真实。及时马上要死了,又有什么可惜的呢?如果拘泥于礼法规矩,连自己想做的事情都不能做,及时活一百年有能怎样?
人生在世,如果有房子、有好看的衣服,有美味的事物,有自己喜欢的人。还需要对外追求什么呢?如果满足了基本了需求,还不懂得在有生之年好好珍惜,不懂得遵循内心的想法。反而用外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想要建功立业扬名立万,想着飞鸿腾达富甲一方,那都是贪得无厌的欲望。守着身外之物,自己身体和心灵都休息不下来,最终受伤害的还是自己啊!
关于治理国家,杨朱是不赞成尧舜禹的做法的,尧终身没有片刻的闲暇,禹因为治水得了半身不遂。个人饱受苦难折磨不说,国家也治理的也不咋地,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公天下之身”的道理啊。首先国家不会因为某一个人优秀而得到治理,比如上百只羊,一个五尺高的孩子拿着鞭子跟在后面,向往东赶往东赶,向往西赶往西赶,让舜一个人在前面牵着一只羊,一群羊他就管不了了。儒家说的“一人归仁,天下归仁”,就像是牵着羊的舜,及时他个人能力再突出,后面的羊群也不跟他走。再者以少数人的个人牺牲,并不能换来天下的治理。让你用一跟汗毛去换天下的长治久安,你换吗?如果是用一根手指头,你还换吗?如果是用一条胳膊腿,还愿意交换吗?大禹就是这样做的,他半身不遂的躺在床上,看着自己治理过的天下,身体力行的时候得不到治理,干不动了才感觉到天下离了我也照样转,陷入了无尽的惆怅!
如果每个人都不要有这种想法,每个人都不拔一毛而利天下。每个人都能明白,身体只是自己暂居之所,并不是私有之物。既然生命已经通过身体得以保全了,那又何必想着占有身体而伤害到生命呢?既然财物可以滋养身体,那又何必想着占据财物而劳累形体呢?想着占有身体,占有财物的人,常常想着占有天下之身,占有天下之物。只有不自以为是的用一己之身置换天下太平的人,才能懂得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你的身体本身就不是你的,你有什么资格拿来置换其他?如果公有的东西让自己作为私产进行交易的话,那么天下和天下之物都不再是公有的了。
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孟子对杨朱的攻击建立在,他对杨朱思想的错误解读之上。孟子把杨朱讲乐生、贵己等修身的观点套用在儒家治国的君臣道义上,进行道德审判。再有就是他对杨朱“为我”思想有很大的误解,他并没有理解了杨朱贵己的本质是:相较于往内的精神和身外之物,自己是重要的。相较于治理国家和治理自身,治身是重要的。相较于私天下之身与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身是重要的。既然至人无私,谁允许你用身体作为换天下的筹码的呢?
注:图片源于互联网,侵删!杨朱思想出自《列子·杨朱篇》建议系统解读,切勿断章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