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十七。
早上跑完步,就去食堂买了一碗粥,粥的味道不咸不淡,吃着怪无趣的。
突然,在粥里有一个惊人的发现
呀!粥里一片心形的芹菜。
嘿!多亏这颗小爱心,救了这碗平庸的粥。(哈哈哈)
可不知为何
这让我突然想起了高中时期的一件往事,也是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危机。
当时我也是班长,每周都要组织无聊的班干部会议。它唯一的意义就是让一群人享受“免上自习课”的特权,聚在一起消磨时间。
有一次,我不知说了个什么建议,大家叽叽喳喳发表一通评论。其中有个女孩子,平常很活泼的,此刻却双手插口袋,表情严肃一言不发。
散会以后,我追上她,问她怎么了,是不是我说了什么话,让她不舒服了。
她停下来,转过身。面对我,盯着我。
一字一句地说:
“我就是看不惯你那种想要讨好每个人的样子,假的很。”
我至今记得她锐气的眼神,仿佛是有触觉的,就好像蚊子叮进皮肤的那一下。她说完就走,校服下摆刷一下掠过我的手背,特别酷!
站在原地的我,脑子嗡嗡响,能感觉到血液从脖子直灌头顶。还好校服口袋里有一团纸巾,用力捏着它们,稍稍能让我平静一些。
“天啊,被人讨厌了!我怎么办!我该怎么继续好好活着!”
那是我十几年来的人生里,第一次在教科书外体会到“不知所措”的强烈含义。
但奇怪的是,在这之后我并没有崩溃,反而学会了“顶着被人讨厌的压力,从容认真地做自己”。也就是,不为凭空讨厌我的人,在性格和能力上做出任何改变。至今,我依然觉得这件事,对我这方面的培养有非凡的意义。
在成长过程里,总会有那么几根小刺,先是刺痛你,然后逼着你咬牙把它拔出来,顺便留点印记,告诉你一些道理。比如:
“这世上总会有人讨厌你,从前有,现在有,以后还会有更多,这不是你的问题;你也可以在心里尽情地讨厌一些好人,这也不是他们的问题。”
“我一看到积极上进的人,就头晕恶心。”
“看到不吃辣的四川人,就想翻白眼。”
“过了二十岁之后,一看到年轻漂亮的小姑娘,就心堵。”
……
这些读起来刻薄无理的话,却是偶尔闪过脑子的真实感受,可谁还没毫无道理地讨厌过毫无过错的别人呢。
但偏偏啊,在你成熟豁达,自以为看透成人世界规则的时候,稚嫩脆弱的“讨好型人格”又会擅自开门溜出小黑屋,为非作歹。
讨好型人格(我瞎编的定义啊):止不住地讨好身边人。
其实说讨好有点过分了,也不过是想让男友更喜欢你一点,让闺蜜更离不开你一点,让同学更瞧得起你一点,让老师更重视你一点。
美剧《黑镜》的第三季第一集,就描述了一个极端的“讨好型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所有人都被编排进一个评分系统,人和人之间互相打分,朋友,上司,路人都可以为你打分,满分是5分,4.5分以上算是“社会精英”,可以享受各种特权,比如vip快速排队通道,航班优先选择,房租减免打折,工作优先录取。
3分以下就是“社会渣子”,人见人躲。
于是,所有人,每时每刻都在想方设法地,为自己争取高分评价。
餐馆服务员为了得到顾客的高评分,给每个人都多送一块曲奇饼干
你费力地在免费赠送的饼干上咬出一个不沾唇膏的弧度,配着快凉掉的咖啡,找出最文艺的滤镜,只为在社交圈上发一张能获得“五分好评”的高雅早餐照。
去参加朋友的婚礼,赶到机场,突然被通知航班取消。工作人员挂着虚伪的笑容,对你爱理不理。你忍不住爆了粗口,话音刚落,突然想到自己的评分,赶忙say sorry
但也来不及了,在你身后,有一大堆人已经举起手机给你打了差评。
你每天端着这样的笑容,化着不出错的妆容,礼貌友好地对待所有人。却总有一些人觉得你虚伪又做作,在得到好处后,继续给你差评。
你当然也明白,自己已经虚伪做作得没人样,但...衡量一番后,你决定继续虚伪下去,早日达到4.5分,买下梦想中的高档住宅。
然而...
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生活给你安排的剧本,偏偏是运气最差的那一部。你在各种各样的意外里,分数急剧下降,直逼zero,最终被关进“负分监狱”。
你在监狱里捶胸顿足,委屈流泪,一顿挣扎后,开始破口大骂。竟然,在一片粗俗骂声里,展开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希望,这根刺,已经被女主角拔出来了。
虽然是影视剧里编造的社会,却也揭露了一些真相。现实生活里,一定是有人深陷“评分泥沼”的。
愿天下所有心智成熟的好人,努力做理想的自己,不再担心被谁讨厌,把精力花在值得的人身上。
人生如意十之二三,我就死死盯着这些二三,好吧!
ps:虽然看起这两件事八竿子打不着,压根没啥关系,但还是忍不住想要写出来,就怕哪天记性不好给忘咯(抠鼻)
今天的插图里有刘昊然哦⊙∀⊙!(花痴)
晚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