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节,又闻粽子飘香来。对于今天的国人来说,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赛龙舟,已经只是一种对传统文化习俗的传承,很少有人在品尝粽子的时候,在闻到粽叶飘散出的乡土气息的时候,想到是为了纪念一个人——屈原。
当然,只要是中国人都会记得,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也会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家家户户门前要插艾蒿挂菖蒲。其实,严格的讲在这些端午节的习俗中,只有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而喝雄黄酒、插艾蒿、挂菖蒲的习俗最初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且这一习俗早在屈原之前就有了,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大多都起源于夏、商、周,而且在时间次序上是重叠的奇数,像农历的的一月一日是春节、三月三日是上巳节,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七月七日是乞巧节,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十一月十一日是冬至节。除了冬至节被现代人忽视掉了之外,其他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五月初五端午节纪念屈原,完全是个巧合,因为屈原刚好在这一天投汨罗江以身殉国。
农历的五月初五这一天,在古时候还是一个凶日,这天不仅不易建房,不易婚丧嫁娶,而且认为这一天出生的人还会给家人带来灾祸。据记载,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就是五月初五日出生的,为避灾祸,他父亲竟将他和他的母亲一起赶出了家门。
农历五月初五前后在时节上刚好是立夏,各种蚊虫都开始肆虐,最早的时候古人用艾蒿、菖蒲熏烟,利用其难闻的气味达到驱赶蚊虫的目的。其实我们现在在超市里买的蚊香,里面的原料就有艾蒿的成分。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秭归),中国战国末期楚国著名爱国诗人、政治家。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词”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监管内政外交大事。对内主张“举贤任能、明修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这一被后来印证了是十分正确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当时楚国一些保守贵族势力的排挤和诽谤,至使屈原被先后两次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屈原在听闻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县)后,悲愤绝望,在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抱石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当地的人们听说屈原投江的消息,纷纷跑到江边,将糯米用竹叶包裹丢入江里中,以保护屈原的尸体不被鱼吃掉,或驾船争先恐后赶来救人。
五月初五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是后来演变而来的一种习俗。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