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记忆概述
1、记忆的含义
(1)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存、再现的心理过程,即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练习过的动作等经验在人脑中的保持。
(2)记忆环节
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回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个体把他们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再认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在面前,个体能把它们加以识别和确认的过程。
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看,记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记忆类型
(1)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根据记忆过程中意识的参与程度划分
内隐记忆:指无意识状态下,个体已有的经验对当前任务能自动产生影响作用的记忆。内隐记忆强调信息提取过程中的无意识性。如知觉辨认、偏好判断、语词认知、技能学习、人脸识别
外显记忆:指人在意识的控制下,主动的收集某些知识经验来完成当前作业任务时表现出来的记忆。外显记忆是对过去经验有意识检索和提取的过程。
(2)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根据信息加工和储存方式的不同划分
陈述性记忆: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时间和事实性知识的记忆。陈述性记忆具有明显的可以用语言描述和传授的特征。
程序性记忆:指对具有先后顺序活动的记忆。程序性记忆是一种对具体事务操作的记忆,主要包括知觉技能、运动技能、认知技能等操作如何进行的过程性信息。程序一旦掌握并熟练后便很难忘记。
许多研究的结果表明,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是两个独立的记忆系统。
(3)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
根据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内容不同
语义记忆:语义记忆是指人对词语及其语义永久性知识以及关于世界知识的记忆。语义记忆中,包括各种固有组织的一般知识和事物发展规律的记忆,也称为语词逻辑记忆。语义记忆是以词语概括的事物的关系以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语义记忆中的信息组织是抽象的、概括的,比较稳定而且比较容易提取,并不需要作明显的意志努力。
情景记忆:情景记忆是指对人在一定时间和地点亲身经历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
(4)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和动作记忆
(5)元记忆
指人对自身记忆活动的认识、评价和监控过程的记忆
元记忆是有关记忆的知识,包括个体有关信息编码和提取方面的知识,人对自己记忆的功能、局限性以及使用的记忆策略等知识的了解程度,这些都可以代表个体的元记忆水平。
二、记忆过程
1、识记
识记是人通过识别和记住事物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它具有一定选择性,与学习紧密联系。从信息加工观点看,识记就是信息的输入和编码的过程。识记从生理上看是信息在大脑皮层建立暂时神经联系的过程。
(1)识记的种类
根据识记时有无明确的目的,识记分为无意识识记和有意识记
根据识记的材料有无意义或其意义是否为识记者所理解,识记分为机械识记(死记硬背)和意义识记
(2)影响识记的因素
识记的目的;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低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学习态度;识记方法;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
2、保持
(1)保持的特征
保持是人对事物识记后形成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存储和巩固的过程
信息在记忆中的保持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保持的内容在数量和质量上发生某些变化,从体现出人脑对记忆材料进行主动加工的特点,同时表明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态度会对识记材料的保持产生影响。
心理定势会对保持内容产生影响。
在保持阶段记忆内容的质的变化,是人脑中存储的新旧信息相互整合的结果。过去的事实经验、心理定势、需要、动机等,都会对新信息做出某种推测和判断,甚至重构,这样就带来了记忆内容中质的变化。
(2)保持量的测量
3、再认
(1)再认的特征
再认可以视为知觉分析和记忆检索连续加工的过程。在人与模式识别直接有关
再认的速度和准确性。一是对原事物记忆的巩固程度和精确程度,二是需要再认的事物与先前感知和经验过的事物的相似程度,三是人的经验、期待、定势和认知方式
错误再认表现为不能再认或再认错误
(2)再认的种类
4、回忆
(1)回忆的特征
回忆是人对过去经验的积极中式,而不是被动个、消极的,它对记忆材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和重组过程。
回忆是人脑中暂时神经联系的回复过程。
回忆经常是以联想的形式出现。
(2)回忆的种类
(3)回忆的策略
联想策略;情境策略;双重提取策略;迟滞策略
神经网络是如何实现记忆的功能?记忆的过程是网络建构的过程。是新的知觉与原有的神经网络建立稳固连接的过程。回忆,便是相关网络的兴奋。当一个网络处于兴奋状态的时候,与之相关的知觉便处于活跃的状态。在没有引导的情况下,就处于兴奋的网络,是回忆时的内容;需要一定的其他的刺激引导,才能兴奋的,是再认。回忆的策略,便是主动通施加一定的额外的刺激,使某些神经网络兴奋,达到回忆的目的。记忆策略的本质便是希望通过已经回忆起来的,处于兴奋状态的神经网络去引起相关神经网络的兴奋,如联想策略、情境策略。而人的记忆很大一部分是与语言网络互相依存的,因此双重提取策略便是希望通过与希望回忆的内容相关的语词的兴奋实现关联神经网络的兴奋,达到记忆的目的。而迟滞策略,则是暂时抑制原来处于兴奋状态的神经,希望在下一次兴奋的时候能产生不同的兴奋区域,达到回忆的目的。
神经网络的兴奋应当有一个核心的区域,也是当时的注意点,并且有一定走向,这种走向是随机,但一定是和核心区域直接相连接的网络。每一个神经网络核心区域都和大量的其他网络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人脑不可能另所有的与之相关的神经网络都处于兴奋状态,而只能是随机的一部分。迟滞策略,就是希望在下一次的兴奋过程中,网络兴奋能和所希望的内容相连接。
记忆并非是什么模式识别,或者一些固定的点,而是神经网络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在回忆某个事件的时候,我们在一个时刻往往只有简单的内容是知觉状态的,只是神经网络的兴奋是不可能固定,因此很快就转移的下一个兴奋之中,产生另一个知觉,在无意识或外在刺激的参与下前后两个知觉应当是相关的,比如是一件事的几个内容,或者一件事物的不同属性以及与这些事物事件相关的其他事物事件。
人的大脑是一个三维的神经网络系统,这使得可以产生的兴奋区域是非常之多的,但在同一时刻处于兴奋状态的神经网络应当是有限,这个限度可能由人的细胞活跃程度以及新陈代谢速率相关,因为兴奋需要大量的能量。这也说明了,健康状态下的人的意识和非健康状态下的人的记忆或者其他的心理活动不同的原因。大脑是浸泡在脑脊液当中的。神经网络所处的内环境的情况,对网络的兴奋以及兴奋走向是会产生影响的。这种影响的外在表现,便是人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心理或者行为表现。现代的研究,几乎可以确定人的每一种情绪都对应这人体内环境的微妙变化。
在同一时刻处于兴奋状态的神经网络是有限的。因而我们回忆的内容会随着所处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当一个在从事复杂的操作的时候,不可能在去回忆昨天做过什么。此时的神经兴奋资源已经被这个操作占据,与这个操作相关的神经网络却处在高度的兴奋之中。当然,我们不敢排除存在极为天才的人,可以有足够的兴奋资源支撑两块兴奋区域。
神经网络的兴奋区域是可以改变,这种改变可以是不自主的,也可以是不自主的。不自主的改变,可能因为外界的某个刺激使得兴奋区域转移的到该刺激的相关区域上;自主的改变则是人通过一定的刺激,抑制原来的兴奋,产生新的兴奋区域。兴奋区域的意志改变,往往和语言活动相关,但除非是病态情况,否则这种转移也需要一定的外界的刺激,比如有人希望你转移,或者环境变化。但无意志参与的改变,有时候是神经网络的自然过渡,比如从一件事过渡到相关的事,又从这件事过渡两件事,可能一段时间之后,回忆的内容与原来已经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了。比如从何一个聊天的回忆,想到这个人吃了苹果,有苹果联想到了牛顿,再由牛顿想到了物理学,有物理学想到了物理老师,有老师想到了教育,有教育又想到了国家等等,没有逻辑可言,但又必然存在相关。在无外界干扰,也无意志参与的情况下,跳跃性几乎是不可能的。意志参与的转移,常常是通过语言暗示的。
但是,在特定的时空状态下,兴奋是有痕迹的,这些痕迹估计是兴奋过程遗留下来的物质造成的。也就是说,已经回忆起来的内容,在下一刻回忆的时候要比没回忆起来的内容的多。你近期所关心的事,要比你不关心的事更容易处于兴奋状态。脑袋空白,就是大脑中没有处于意识层面的兴奋网络,但很快就会有一个新的兴奋点产生,并带来一个兴奋的网络。而这时候的兴奋点,要么是之前回忆过的内容,或者是近期关心的事,它们的兴奋要比其他的事情来的容易得多,当然前提是没有外界的刺激与意志参与。
因此记忆,是全脑的一种功能,是神经网络的一种活动形式,而非大脑的某个区域,或者像电脑硬盘一样储存资料。信息在大脑里以网络连接和活动的形式被保存下来,这种保存方法的缺点就是缺乏精确性。这记忆的形成过程,或者说是神经网络的建立过程则可能与固定的区域的活跃程度相关。这些区域可能为网络的建立提供原材料或者某些必须的物质。比如海马区可能是提供新记忆建立时所需的新的神经细胞或者必需的催化物质。因此海马区被切除之后,旧记忆不会消失(可能因细胞老化、外伤等其他原因消失),但新记忆却无法建立。
说明:引用部分为笔者的扩展和思考或者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