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生的目的就是获得幸福。”
那么,什么是幸福?是成为有钱人,还是功成名就、出人头地?或者是做自己热爱的事?其实,我们很难给幸福下一个真正的定义,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也有自己的答案。
在积极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幸福公式:幸福=固定值+生活状态+自发活动,也就是说,幸福是由这三个要素决定的。
这三个因素分别占的比例是40%、10%和80%,固定值其实就是思维习惯,自发活动就是指行为习惯,那么,也就是说,幸福感的90%都来自习惯。
因此,幸福与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如果我们能改变或培养一些习惯,是不是就意味着可以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呢?
想想我们都有哪些不好的习惯吧,熬夜、暴饮暴食、不爱运动……而早起、运动、收拾房间等这些习惯和事情,不是没办法长期坚持,就是因拖延而迟迟无法开始。
这些问题仅仅依靠毅力可以解决吗?很难。
在《65种微习惯》这本书里,作者古川武士总结了65种微习惯,为我们调整自己、调整习惯提供了不同的方法。
作者是日本年轻人的习惯养成导师,他创立了日本第一所习惯培训学校,提出“0负担”自我管理法则,帮助人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本书提倡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调整好自己的方法。
比如同样是早起,有人是靠坚持晨练,有人是为了第二天的网红早点,有的人,则是用在某个小程序上打卡来促使自己早起。
运动也是如此,有人喜欢在健身房的跑步机上跑步,有人偏爱户外跑,有的人则喜欢在家里的跑步机上慢跑。
只要根据自己的习惯,让内心的激情燃烧起来,就能够促进人生向好的方向发展。
调整好自己,这也是这本书的核心理念。
这本书以行为、思维、情绪和环境四大因素作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寻找和塑造适合自己的好习惯。
我身边有不少人想通过跑步和控制饮食减肥,可都是坚持不到一个月就放弃了,歇一阵后重振旗鼓,又重新开始,就这样周而复始,结果丝毫看不到效果。
其实,如果想要坚持下去,可以用书中提到的“婴儿学步式”习惯养成法,想养成跑步的习惯,不妨先从慢跑开始,或者从健步走开始。
等养成了习惯,就可以从健步走变为慢跑,先跑几百米,不贪多,不求快,重在培养成习惯。
饮食方面也是如此,不必刻意把饭量减少到一半,甚至干脆戒掉,而是先从减去三分之一的饭量开始。
在“掌控行为的微习惯”中,作者列举了包括了“婴儿学步式”、“抱团式”以及“一刻钟式”等一共26种微习惯。
除此之外,书中还介绍了掌控思维的18种微习惯。
我们知道,人通常会在惯性思维里止步不前,我们越是长期处于已经习惯的环境中,就越不容易改变,越不容易换另一种方式去思考问题。
而如作者所说,40%的幸福是被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所左右的,所以,改变思维习惯也是势在必行。
作者提到的其中一种思维习惯就是发散思维,也就是寻找更多选项。尽可能扩大选择范围,就会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比如,有的创业者在创业之中遇到了瓶颈,那怎么打开思路呢?有没有其他的选择,可不可以准备多种方案?如果没有十全十美的解决方案,那可不可以先采取行动,一点一点地再去改善,直到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这就用到了发散思维模式去分析,用量变思维去行动。
在行动过程中,如果和客户进行谈判或协商的过程中,没有能够达成一致,如何去解决呢?这又用到了共赢的思维,就是让双方都满意,不是妥协,而是要成全,以共赢的目标去进行创造性的谈判和协商。
回顾一下习惯冰山模型中的6个层面,除了行为和思维模式,接下来就是情绪层面了。
在《65种微习惯》中,作者总结了掌控情绪的15种微习惯。
作者指出,在积极心理学中有3:1法则,就是人要想感受到幸福,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比例就要是3:1。
主动权和自我控制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我们的幸福感。如果能够掌握生活的主动权,我们的幸福指数就会提升50%。
不可否认,情绪和信念是我们在儿童时期,受父母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所形成的,它们是比思考习惯更不容易被察觉的,而且存在于内心深处。
但是,通过后天的努力和改善,情绪习惯是可以改变的,人人都可以拥有积极的信念与情绪。
如果想掌控情绪,拥有主动的情绪,夺回属于自己的主动权,作者提出了一个建议:可以先写出自己被什么所束缚和捆绑,然后制定一份计划并且执行下去,这样,自己的情绪就会发生改变。
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就是我们要驾驭自己的习惯,掌控自己的行为、思维和情绪、环境习惯。
生活是需要突破的,不要让自己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限制了自己。摆脱固定的模式,走进一个新奇的世界吧,眼前的世界越丰富,人生的选择也就越多,幸福指数就越高。
我要为多少人工作?我要影响多少人?如果用数字来衡量自己一生所要做的事情和自己存在的意义,也许很难有完美的答案。
但是,我们可以尽最大可能让自己活得更像自己,收获丰富多彩的人生。